大館活化,百年古蹟的老氣盡除,重新注入活力。透過專題展覽「大館一百面」,擷自老街坊的故事,時代背景大概橫跨五十年代至2006年中區警署建築群完全結役,甚至是結役後為數不多的開放日。人人都話昔日好,回憶總是甜甜哋,在初夏如火爐的今年,談談故事裡的「風」情。

.jpg
活化後營房大樓外觀重現昔日風采,從廣場看去確有淺水灣風情。
.jpg
中區依山而建,佔地利山風吹拂,圖為從石板街望向大館。

中國人傳統「生不入官門」,但大館某些區域,卻特別受學生哥歡迎,飯堂便是其一。飯堂位於營房大樓二樓,營房大樓興建於1860年代,在建築群中歷史最為悠久,大樓的遊廊和藍色大窗面向大地(檢閱廣場),線條優雅。遊廊是殖民地建築的功能性設計,具降溫遮陽及通風效果,超記手推車(已結業)的老闆李鉅鴻,初中時念堅道明愛學工科,時常與十多名同學衝上飯堂吃午飯,飯堂一般對學生哥隻眼開隻眼閉。花五元就可享用餐蛋飯「溝豉油」,白開水任飲,對比當時快餐店9、10元,學校叫飯8元半的物價,學生哥自然覺得便宜,飯後還可在飯堂前遊廊玩波子機,「遊廊放了波子機加上人,亦不會阻塞通道,你就知道有幾闊。」遊廊寬闊,飯堂便在這裡擺放五張四人餐枱。飯堂早有冷氣,但在早上及黃昏,不少人貪涼爽,喜歡坐在這裡用膳,不少伙記都讚頗有淺水灣風情;李鉅鴻則認為有着古蹟的「陰涼」,「美利樓就沒有這種感覺。」其實遊廊樓底不止寬闊,樓底挑高,足有十多呎,零舍通爽,參觀時可以感受一下遊廊內外的溫度差異。

話說大館的風從哪裏來?以山風為主,海風為次,要數街外人都能感受到的「風」景,必數大館洗衣房。洗衣房面向亞畢諾道,因大館依山而建,行人居高臨下,風一吹,便可看到綠色警察制服輕輕飄揚,意想不到在莊嚴的警署,會看到這麼居家的風景;後來洗衣房外判,這道獨特的風景便消失了。在老街坊記憶裏,中區以至大館,以前更為風涼水冷。光華印務老闆任偉生兒時一家九口住在荷里活道39號的板間房內,距離大館才一分鐘步程,為了不打擾需要早眠的父親,母親連續數年,於晚間抄起竹蓆,帶着任偉生和兩個弟妹,走到奧卑利街大館的側門一小平台睡覺。夜涼如水,一大三小睡得特別安穩。山風從未止息,海風卻靜下來了,原因自然在於早自19世紀初以來的填海造地工程及海傍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廈。中環歷史最為悠久的大牌檔陳泗記,據老闆四哥說,六十年代閣麟街兩邊都是牌檔,飯市人潮如鯽,當時IFC、恒生銀行總行大廈仍未興建,附近只有消防局及中環街市,街坊喜愛於晚間出來乘涼。夜間乘涼聊天,於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中上環各條街道,皆是尋常風景,在發展的巨輪下,最終消失於風裏。

撰文、攝影:邵超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