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園歌手以莉.高露
以莉高露Ilid Kaolo

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喜歡的生活方式都不盡同。台灣阿美族原住民歌手——以莉‧高露(Ilid Kaolo),視音樂創作和耕種為生活方式,而不是工作,她選擇了與同為音樂人的丈夫陳冠宇,實踐半農半創作的生活,放下城市繁囂,回歸鄉間擁抱自然,樂活於種米與寫歌之間,做真正的田園唱作人。

台灣傳媒喜歡形容以莉是「左手插秧、右手寫歌」的音樂人。一見面,以莉陽光的笑容讓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份城市人難得的純樸。以莉的媽媽以前是務農的,後來因為都市急促發展,大家都去城市工作所以也放棄了耕田。她自七歲起便由花蓮搬到台北生活,在繁華都市轉眼過了廿多個年頭,兒時在鄉間常嗅到的泥土與青草味,也漸漸不太記得了。

「植物把煩躁吸收掉」

「其實在都市生活時,不知道為甚麼很容易煩躁,有時候有比較負面的想法,會焦慮。」她向我訴說在台北生活的日子,每天每刻遇到的人和事都很多,看到或聽到的都可能成為煩躁的源頭。但自從和丈夫回到家鄉後,不用落田的時間她開始寫作、耕種、創作,得到了城市缺乏的安穩心情。她形容道:「像是植物和土壤,將那些煩躁都吸收掉。」藉着耕種,她的心靈開始獲得平靜,而創作靈感也油然而生。
都市人回歸田園生活,還是需要習慣與適應。首先是告別從前晚起的日子,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晚起了時間就不夠了,大多數農夫早上五時便下田工作。還要習慣在炎熱的戶外工作,加上農夫都是高體力消耗的粗活,要做起來也不易。當稻米日漸長大,她也漸漸習慣和體驗到耕種的樂趣了。

展開了音樂與耕作並行的生活方式之後,在二〇一二年,以莉憑首張創作專輯《輕快的生活》,一口氣橫掃台灣金曲獎「最佳新人」、「最佳原住民語歌手」和「最佳原住民語專輯」三個大獎。那時一下子多了很多工作機會,但她仍然沒有放棄耕作。三年後,她透過募資成功發行第二張專輯《美好時刻》,到現在收入還是一半靠音樂、一半靠種水稻。

去年,我首次在「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聽她站在金黃稻穗中,以原住民的語言唱出讚美土地的搖滾詩歌,才懂得何謂天籟之聲,彷彿她的音樂靈感都與大地接通⋯⋯

 

真.田園歌手以莉.高露
在田間撿螺後,準備補秧。

*原文刊於《蘋果日報》果籽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art…/20180718/20452521

採訪、攝影、剪接:余日一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