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決定融入周遭的環境中。有些人會說我是消失在風景內,但我會說是環境將我吞噬了。」──藝術家劉勃麟
創立於1729年的世上首家香檳釀製所 #Ruinart,第五個藝術家合作企劃將於月底舉行的香港Art Basel 亮相。內地藝術家 #劉勃麟 在Ruinart位於蘭斯的酒莊停留了十天,了解香檳釀造過程,以隱藏人的手法,創作了的8張將人類元素隱藏在內的攝影作品。
人在大自然的渺少
劉勃麟決定與Ruinart酒莊的員工一同隱身在作品當中,以特顯人類在大自然中的渺小,並將背後默默耕耘的員工隱喻在作品中,強調在釀酒過程中與大自然的關係。劉勃麟憶述:「當我第一次到訪地窖,那廣闊的空間令我驚訝。這是一個800年前由人手挖掘出來的空間,而從中你會感覺到時間流逝。當你看到一瓶Ruinart,很難想像釀製過程的複雜性,他們將其歷史和三百多年的價值,融入在日復日的釀製過程中。」
劉勃麟早年專攻雕塑學,繼而教授繪畫。期後,他接觸到北京東村的藝術活動,深受當時在村中活躍的表演藝術家影響。到了2005年,他意識到上海市清拆傳統老房子以令2008年北京奧運會製造現代化形象的事件。對此他感到十分無奈,很希望幫助受影響的居民。於是他上演了一場默劇,即是他第一批影像作品,名為《 #城市迷彩》。此影像作品結合了雕塑、油畫、攝影,和表演藝術。劉勃麟隱身在即將清拆的老房子前面,他的身體及衣服皆塗上與背景一樣的顏色,令自己完全融入進背景的視覺中。他的偽裝術是以低調的形式來呈現,悄悄地提醒藝術家的存在。
「一件靜物在視覺陷阱中是代表一些真實物件的存在,卻正在假裝缺席。偽裝令觀者誤信這裡什麼都沒有,但其實隱藏著某人或某物件的存在。」──轉自由La Martinière 出版,Philippe Dagen為劉勃麟專題撰寫的序言。
隱形人的無聲吶喊
直到2008年,劉勃麟受政治及社會事件影響,開始創作一系列隱身在貼滿中國共產黨海報的牆前。2009年,他的作品被形容為對以消費者為本的消費主義之重要批判。近年,他專注探討金融權衡、生態平衡及資源分配等相關議題。
「藝術是我們品牌的根本特質,我們將繼續秉承支持藝術的使命,為各個當代藝術博覽會及藝術家提供無限量的支持。」Maison Ruinart總裁Frédéric Dufour說。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