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在華人世界往往難以啟齒,這話題大多藏在心深處。但澳門寫作人蓮生卻不忌諱,更自資出版BL艷情小說《濠鏡春華》,連插圖、封面、排版一腳踢。但我細閱後又發現,書不單純賣情慾性愛,我問蓮生為何要有性愛,她笑了笑答道:「情慾是人最誠實面對自己的一部分,俗話說『口裏不願意身體卻很誠實』,而且這是人類少有會認真的場合,是給讀者一個很好的反省機會。」
那寫情慾我理解,我問她為何要寫BL?蓮生說:「有女主角的話,大多會被她搶哂戲。」的確如《金瓶梅》一般,三位女生突出得很。聽着好像有些道理,我想蓮生的開放和獨特的見解,或許是源於自小在加拿大生活,大學讀英文的系她,早在20歲已寫了《濠鏡春華》的第一回,直至23歲才完成第十九回,24歲寫畢外傳,並刊登於大陸的論壇上,可是她不忿說道:「全書才十萬字,論壇編輯要我刪去兩萬字,刪的都是最多汁的部分,最衰是有情節。」所以她自資出書,希望大家能讀到足本版。
談到內容前,蓮生先反問我知否書名的解釋,我知濠鏡而不知春華,她露出孩子天真的笑容說:「任何事物加了地名好像都比較厲害,例如:澳門大學和澳門運動場等⋯⋯所以我也加了。」而《濠鏡春華》中的濠鏡就是指澳門,而春華出自蘇武《的結髮為夫妻》「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現引伸為美好的時光。
蓮生選擇了與《金瓶梅》和《水滸傳》相近的年代,她坦言自己並非古人,不曉得以前生活的情況,故嘗試以名著所描述的生活方式為藍本寫作,務求更貼近當時實況。她又說:「如果你讀歷史,開始看書時可能感覺不對勁。」她所指的不對勁,是真實歷史與故事虛構人設的衝撞。圍繞男一的事,真實史上都是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當中包括佛朗基人;但男二卻處於北宋徽宗年間,而宋朝沒有佛朗基人。蓮生將兩位主角放在不同的時間線上,深層意思是他們勉強在一起,其實彼此擁有不同的生活軌跡。

書中主要的6位人物,各自擁有不同的血統和關係,沈魚是葡萄牙與澳門混血兒,浮笙是土生澳門人,凱爾是香港人,落雁是大陸人……蓮生本來一心想寫澳門土生葡人內外的反差和自我身分認同問題,他們與生俱來的外國人面貌,但因成長環境而成就土生澳門人之魂,蓮生說如書中劇情描述,他們明明生於這地卻總被以為是外來人。
她就說浮笙和凱爾是對照組,沈魚要在兩者間選擇,在她的人設中,沈魚和凱爾外貌相似,但思想卻不相近,到底該重外貌還是靈魂,因成長環境不同每人答案各異,蓮生說若讀者能從6位主要人物的選擇中,感受到地域文化差異,這是bonus。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撰文、拍攝:余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