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 母公司MCH Group AG將於明年勇闖新加坡,舉辦新的藝博會Art SG,針對高端的富豪藏家,覬覦亞洲各地不斷膨漲的財富。

MCH發聲明指,將於2019年11月在新加坡舉辨新的藝博會ART SG,將吸納東南亞和全球約80家畫廊參展,地點為濱海灣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的金沙會展中心舉行。

業內人士直言,來自瑞士的MCH進軍新加坡的野心,是希望進一步鞏固其在環球藝術市場中的地位,ART SG將與每年1月份舉辦的Art Stage Singapore 分庭抗禮。MCH 地區藝術博覽會常務董事Frank Lasry在聲明中明言:「新加坡是一個重要且充滿活力的藝術匯點,需要以國際標準為東南亞地區提供服務。」

Art SG
來自瑞士的MCH將進軍新加坡,ART SG將與每年1月份舉辦的Art Stage Singapore 分庭抗禮。(Art Stage 網站)

2017全球藝術市場總額近5000億

根據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和和瑞銀集團知名文化經濟學家Clare McAndrew博士撰寫的《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2017年藝術市場的總銷售額估計達637億美元(約4969億港元),比2016年增長12%。美國為全球最大藝術市場,佔環球銷售額42%;而中國則佔21%,為第二大市場;英國佔20%位列第三。去年亞洲市場佔全球銷量的23%,亞洲買家則佔全球經銷商銷售額的15%,其中中國買家佔大多數達10%,明顯高於2016年的4%。最大增幅出現於市場最頂端,賣出的作品總值超過1000萬美元,此銷售額相比10年內的增長達148%。不少參展畫廊表示,他們在藝覽會上的銷售額佔全年生意近半,由此可見藝博會地位愈來愈重要。

Art SG
2017年藝術市場的總銷售額估計約4969億港元,比2016年增長12%。美國為全球最大藝術市場,而中國則佔21%,為第二大市場,令亞洲成為藝博會的兵家必爭之地。

MCH 拓展亞洲的野心不細。2011年,原名Art Hong Kong的藝博會被巴塞爾藝術展收購,並重新命名為「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從此香港的藝術風景起了微妙的變化。MCH 2016年又收購了印度藝術博覽會(India Art Fair)的多數股權。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如今每年舉辦三場大型藝博,分別在邁阿密海灘、巴塞爾和香港。

亞洲藝術大爆炸

MCH不是唯一看到亞洲藝術市場大爆炸的機構。全世界巨型藝術展舉行期間,都會有所謂的「衛星藝術展」,Art HK團隊包括了Art HK創辦人Tim Etchells、Sandy Angus及Will Ramsay,以及Art HK常務總監Charles Ross,便於2015年三月與Art Basel Hong Kong同期舉辦Art Central,今年第四屆Art Central 的參展陣容是前所未有的盛大。前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總監Magnus Renfrew(任天晉)早前更宣佈,明年一月會再戰江湖,選址台北舉行「台北當代」(Taipei Dangdai)。

Art SG
前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總監Magnus Renfrew(右)明年一月會再戰江湖,選址台北舉行「台北當代」(UBS 網站)。

巴塞爾藝術展於1970年由巴塞爾畫廊主Ernst Beyeler、Trudi Bruckner和Balz Hilt創立。舉辦首年吸納了代表十個國家的90家畫廊參展,引來超過16000名參觀者,自此腳踪便慢慢伸延。

MCH Group AG博覽會全球版圖:
* 邁阿密海灘,每年12月初
* 香港,每年3月底
* 巴塞爾,每年6月中
* ART SG,明年11月

撰文:鄭天儀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