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
「科技無疑拉近人與人之間關係,但同時也製造了不信任的環境要我們重新學習『信任』,究竟新世界秩序變化,我們如何重新理解信任?又該如何自處?藝術可以回應,也能啟發我們反思。」── 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策展人鄺佳玲(Joel)

第22屆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Microwave)10月26日開幕,承繼去年參與人數過萬的紀錄新高,今年的主題是「萬有之間」(Much Ado About Everything),在科技浪潮談文明演進、AI年代探討信任的轉變。

虛擬世代 信任轉型

「微波藝術節嚴選的主題都行得好前,不期望普及主流,但我認為將影響社會的重要趨勢和概念。」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策展人 #鄺佳玲(Joel)說得緊張兮兮。這個別樹一幟的藝術節,每年利用精心策劃的藝術活動,作科技與群眾的譒譯器,重新引發對人文關懷的思考。在人工智能等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大趨勢下,藝術節希望思考人類「信任轉型」的問題,同時探索區塊鏈科技如果影響新媒體藝術的發展和轉向。

在科技爆炸的年代,我們在facebook結交「朋友」、網上購買天下一切,信任似乎變得很重要,也變得不再重要,這是對Joel及世界劈頭的衝擊。「有研究說,區塊鏈科技 (blockchain technology) 是下一個www,是能影響全世界的科技,它擁有去中心化的特徵,能夠公開及公平地在網路處理無限,也有說它是新的信任機器,也即是說它可以讓我們在不信任的環境產生『信任』。」Joel說,社會已由用銀紙購物的年代,變成現在「一機一世界」的虛擬年代,但我們對科技的信仰又不斷動搖整個社會,網絡罪案頻生、不公平現象也相繼出現,究竟信任的本質正如何改變中?

blockchain 技術的衝擊

「我們的信任不再單純建立在交往或以前的『共識』之上,而是由數據與科技所建構出來的虛擬之間。有了UBER、AIRBNB、CouchSurfing,今日上網預訂明天我們就可以住進別人的家裡,網上支付平台讓我們足不出戶,科技要我們相信陌生人,那在最新的科技是如何與人相關?這個新種的科技社會鏈會何去何從?」Joel希望觀眾透過藝術節一系列展覽、藝術家講座、電影放映、工作坊及反轉硏討會等,以藝術家的視野作為橋樑,在現今數位化的社會中,重新思考信任變質成什麼?

數數手指,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成立於1996年,是為國際同類型的藝術節先峰之一,藝術節以「藝術 X 科技 X科學」為主軸,銳意把世界各地最前線的科技透過新媒體藝術、動畫及短片的模式帶來香港。2006年當上策展人至今Joel 說,藝術節發展已非常成熟,希望爭取把之升格為更國際化和更高規格的雙年展。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

「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主題展覽
日期:10 月 27 至 11 月 4 日
時間:1200 – 2000
地點: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
藝術節詳情: www.microwavefest.net

撰文、攝影:馬如風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