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的確可治療情緒問題(當然大前提是沒欠信用卡債務,欠債所造成的煩惱憂鬱只能用錢解決)。
或許諸位會奇怪身為出家人的我,何解今日要介紹修復了的潮州古城?因為佛陀沒有叫居士完全離欲(跟僧人修行法門不同)。深入佛法前城市人需先學會減壓和欣賞生命,而每次我從深圳回到福建寺院時都經潮州(深圳北站坐動車到潮州是單程73元人民幣,兩小時十四分車程),非常適合香港人去散步和感受民國風情。
七十二行回歸
對內地認識不深和逄中必反的人可能會說,情願去北歐或日本。但去得太多外國「有一些人會發現」,海外文化真的屬於自己的嗎?如能拋開偏見去一次潮州走走(一天往返連豐富素食才300元人民幣),你會發現潮州幾條大街的復興是全廣東最好,漫步於一系列「乾淨」騎樓屋中感受各行手作業、登上大城牆看潮江風景、去開元古寺探索古蹟,再去吃素菜美食;下午到中書店喝杯咖啡加參加陶瓷班,最後購買當地土產花生醬餅食,才發覺連動車費往返才花了三百多人民幣!
一天到晚非常充實的古蹟遊連學習加買手信是三百多⋯⋯⋯你有可能從此愛上潮州。是的,醫療、法治她可能還比不上香港,還需要時間進步,內地各城並非沒進步啊,世界也沒有完美城市。
潮州美食極豐富而廉價
當我和一位居士進入開元寺對面的素食店時還擔心結帳要一百多,結果是叫了兩個菜一個湯,埋單發現是63元!騎樓屋兩旁的潮洲餅食一盒約8元,土產花生醬芝麻醬等是5元,售價令人驚喜萬分外更看到有些店家手製土產過程,黑心食物的擔心一掃而空。
重新欣賞潮州人情世故
潮州人很勤奮但卻又表現得很閒,當地很多人都習慣在街上圍著喝功夫茶下棋,不少店家店主也樂意跟顧客友善交談,不會因為你買得少而黑口黑面。其實往昔香港地潮州人也不少,近年卻很少被提及,雖也是廣東地區可能位於邊緣,因此一談起大灣區多數人都會想起珠海、中山、深圳、廣州或肇興,但是對比以上城市,潮州一帶的文化復興就更好也更多古蹟有待探索,畢竟動車開通前因交通不便保留了很多文化特色,故開發得遲往往比早更有利。今個周末去喝杯咖啡學做過陶瓷杯和寫生吧,就會對生活有全新感受(即管你已打算或計劃好移民),但民國風情應該人人有份。
文/圖:釋本有
(編按:畫僧 #釋本有 每逢星期一 blue Monday 開始,為 #文化者 讀者訴說《人間》智慧、處事之道,希望為眾生送上心靈雞湯(是素湯),在一星期的開端掃掃藍調,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