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電台,南音演唱也是節目之一,直至70年代,南音續漸被西方音樂取代,被冠上「老套」的名號,但今時今日,依然有人堅持推廣這門曲藝,實在可敬。

今天,南音唱者少之又少的年代,若想學南音亦非易事。論公開教班,要數南音師娘唐小燕在油麻地戲院開班教唱。

小燕老師在一歲半時患上麻疹,因為不及醫治所以導致失明,原來愛唱粵曲的她,在2008年得到《未央歌》導演邀請參演始學南音。老師講述視障人士學曲比較麻煩,因為第一步是將曲變成凸字才可開始,而她就是喜歡,所以才堅持繼續唱。

轉眼十年,老師由學南音變成教南音,自言一切只為興趣。「教南音又辛苦,又賺不到錢。」小燕老師直說以教南音或唱南音做全職工作,現今可說是不可能,所以她都是邊做文職工作邊兼職教南音。加上如果遇到天份不好(的學生) ,捉不到拍子的,他就怎樣都唱不好。另外有些學生又會半途而廢,所以很多老前輩都不願教南音,以致現在無人教南音。

採訪當日旁聽老師授課,眼見學生們都是帶點年紀,我好奇問老師有沒有年輕的學生,她答我有,但因為上課時間是平日的中午,所以大多都是上了幾堂課,之後請不了假就不來了。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