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潮州,可能大家會想起「架己冷」這句潮州話,但潮州木雕這門工藝又有多少人認識呢?
潮州木雕其實是首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之一,與東陽木雕、黃楊木雕和龍眼木雕並稱「中國四大木雕」。化樸為華可謂潮州木雕的精髓所在,以傳統方法:浮雕、沉雕、圓雕或通雕雕刻木材,上漆後再貼金,本來一件平平無奇的木材,搖身一變成為金光閃閃的立體工藝品。
受惠展品互換
由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的「金漆輝映:潮州木雕」展覽,起源於粵港澳三地在2014年簽署的《粵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發展規劃2014-2018》,經過兩年精心籌備,今年香港歷史博物館和廣東省博物館實現展覽交換計劃。香港借出珍貴的長衫,而廣東省博物館則借出約120件潮州木雕藏品,藏品涵蓋家具、建築物裝飾構件和祭祀器物等多個範疇。
金漆通雕《陽家將》茶櫥 金漆通雕「丹鳳朝陽」聖旨架
大型金漆通雕龍蝦蟹簍
不得不提這件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木雕項目傳承人 #辜柳希 所借出的大型金漆通雕龍蝦蟹簍作品。由於作品的雕刻十分細緻,館長透露辜大師最初擔心運送過程會對作品造成損害,幸好作品最終絲毫無損。今次香港觀眾們還可近距離親覽潮州木雕中最高超的多層鏤通雕技藝所做的大型作品,機會難得。

難得一見的巨型壽屏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展覽及研究)張銳森推介,必定要看場內一大型展品——清朝嘉慶六年金漆木雕《郭子儀慶壽》大壽屏,該壽屏長五米,一面是慶壽的描金漆畫通景畫作,另一面是祝壽文章,並配以三十格寓意吉祥的浮雕圖案,做工十分精細。

豐富多樣的創作題材
潮州木雕不單以吉祥圖案為主題,除了常見代表福氣的蝙蝠、八仙和福祿壽等,張銳森表示:「潮州人出名有生意頭腦,做生意了得,但其實他們同時很希望子孫能夠科舉高中,所以,可看到有些蟹用鉗鉗着官帽的圖案,寓意高中為官。」
除了喜歡好意頭,他們亦喜歡將歷史故事、神話作品和潮劇題材加入木雕,例如:佘太君掛帥、封神演義和徐晃射錦袍等。
是次香港歷史博物館特意將木雕中一個潮劇故事《荔鏡記》做成動畫,希望大眾更容易掌握木雕的內容。與此同時希望大家欣賞木雕之餘,能了解到潮州人的文化背景以及風俗習慣和傳統,包括潮人盂蘭勝會、潮劇、潮樂、飲食習慣、習俗和宗教儀式等等。
金漆通雕梅花螃蟹樑托 將木雕中一個潮劇故事《荔鏡記》做成動畫
「金漆輝映:潮州木雕」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2019年2月25日(週二閉館,公眾假期除外)
2月5日及6日閉館
時間:10:00 – 18:00 (週六、週日延長至19:00)
12月24日及31日提前至17:00閉館
地址:香港歷史博物館(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
免費入場
Copyright © 2018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