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香港漫畫,大眾或許會立刻想到嚴肅的時政議題或輕鬆的生活小品,但其實香港也有不少漫畫家默默耕耘,創作角色設定有趣、結構精密嚴謹的劇情漫畫。今年年初,由香港藝術中心及動漫基地主辦的《「港故仔」香港漫畫巡迴展覽》連結本地漫畫單位,更「衝出香港」把他們的作品帶到世界知名的「法國安古蘭漫畫節」,身體力行把本地漫畫「文化輸出」。今個月他們更回到香港,在香港藝術中心曬冷作品,讓香港人一次看完高質的本地漫畫!

《「港故仔」香港漫畫巡迴展覽》連結了五位本地漫畫家包括朱成、多利、李健良、麥少峯及Yanai,連同香港漫畫界專業人士包括漫畫及漫畫雜誌編輯彭俊波和本地漫畫平台紙本分格,在今年一月份遠赴法國參與世界漫畫盛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過程中透過展出各自作品、在展覽現場即席示範和與來自世界各地漫畫家交流等,把「Made in Hong Kong」的劇情漫畫向世界推廣。

這次展覽回到「主場」香港,踏進場地立刻把我目光搶走的,是展出了彭俊波和紙本分格「經手」作品的長桌。彭俊波曾為本地漫畫《火鳳燎原》和漫畫雜誌《新少年》擔任編輯的重任,現場展出了他以往處理過的《新少年》雜誌珍藏,相信不少已經絕版(桌上放着的期數有不少都是筆者曾經擁有的,想當年書裏連載的《不良仔與眼鏡妹》是必追的啊),而紙本分格作為漫畫資訊平台,近年也開始拓展出版事業。桌上展出了他們為本地動漫畫家江記的動畫《離騷幻覺》設計的原畫資料集,以及為法國之旅同行的麥少峯設計的鬼故漫畫合集《灰飛不滅》。前者以極奪目的用色和3D設計呈現充滿異色感的香港,後者以特別的紙質選材和油墨顏色加強作品的詭異感,兩者皆是極高質素的作品,可見紙本分格有意為香港出版業帶來新衝擊。

這次展覽除了提供五位漫畫家的新舊漫畫書籍讓讀者翻閱,更附有他們的作品原稿和手寫筆記,讓讀者能更深入了解他們的創作概念。五位漫畫家的作品都極具個人特色,像年輕漫畫家朱成和Yanai作品雖然帶着日漫味道,但題材走向均十分不同。朱成的作品劍指科幻,三年前首次投稿日本的新潟漫畫大賞便得到公開組(故事組)的委員會特別賞,更是唯一入圍及得獎的香港人。

而Yanai的作品則相對貼近日常,她多以青春、親情和友情等主題切入,描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作品更帶濃烈的少女漫畫味道。她的科幻小品《實驗品家庭》曾在台灣的電子漫畫平台及日本的雜誌上連載之餘,9月更會在歐洲推出法文版!Yanai表示作品有部分描寫香港的元素,希望可以藉此機會把香港文化向世界推廣。

同樣帶少女漫畫風格的還有多利,但作品涉獵的題材十分廣泛,由校園、奇幻到社會時事等都有顧及。展覽現場提供了她近年專注創作的《STEM少年偵探團》系列漫畫及動畫供讀者欣賞,以可愛的卡通畫風配合緊湊的劇情繼續開拓漫畫的可能性。

「百足咁多爪」的麥少峯縱橫漫畫、動畫及立體Figure創作,三類創作也會在這次展覽裏同時展出。除了與紙本分格合作的《灰飛不滅》漫畫合集表現出他在恐怖漫畫的才華,他的動畫作品同樣值得留意。雖然對白欠奉,但麥sir以畫面直接表達對人性的思考,上年的作品《不忠之愛》更入圍台北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

現場展出《灰飛不滅》及《黃油紙路》的原稿。
現場展出《灰飛不滅》及《黃油紙路》的原稿。

投身港漫行業超過30年的李健良原本以為傳統武打漫畫如《中華英雄》及《風雲》等作品繪畫封面及彩圖為主,但近年他轉以繪畫大自然為主,甚至以《小丑魚日記》成為首個以紅樹林和小丑魚為主角的劇情故事。他的作品以精細和寫實的筆觸,用溫柔的手法表達大自然的浩瀚。

李健良的展區回顧了他由畫武打漫畫到回歸大自然題材的變化。

除了漫畫家們各自的作品,他們更共同創作了《我法國唔見咗隻貓?!》,以接力續畫的手法幽默地呈現了他們在法國行程裏相處的時光。

《港故仔︰香港漫畫巡迴展覽》香港站

地點: 香港藝術中心3樓實驗畫廊及4樓包氏畫廊
日期: 即日至2019年9月3日
費用: 免費入場 

撰文、攝影:熊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