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隨時代一直轉變,世界各地孕育出各色各樣的自家文化。單是香港,中環和離島雖然只是一海之隔,但兩岸的文化卻是截然不同,中環人不懂鹹蛋黃曬出來的美醜,離島人不懂繁囂的城市美態,但這一靜一動合起來是才是完整的香港。這當中隱藏的文化瑰寶,在中環化身成一個個文化「寶櫃」,承載着一段香港文化。

展覽策展人吳文正形容:「今次展覽場地特別安排在中環9號碼頭,因為中環碼頭可以去到四大離島,包括:長洲、大嶼山、南丫島和坪洲,是香港市區和離島區的重要連結。」

踏入第九屆「港文化.港創意」,今年文化葫蘆以「百寶圖」為題,借鑒張保仔的傳奇故事,串連起四大離島上的建築、節慶風俗、小店和在展場分佈的藝術品等逾100點,希望吸引觀眾親身到離島,感受當地的文化特色,尋找大家心中的寶藏。

許嘉雄師傅的作品運用竹的柔軟性做出不同曲線,接駁口皆
用上防水物料,沒有任何顏料上色,只為呈現竹藝技術,
作品晚上有燈光配合效果更突出。

在中環9號碼頭主要展區,正門便是由許嘉雄師傅製作的傳統紮作工藝品《捕風竹影》,許師傅表示這竹藝品是他多年來做過最大的一件戶外竹藝裝置作品。希望以密集的竹組成一個獨立空間,讓人身處其中時可以感受天地萬物的存在感。

一班60至90歲的老人自行發掘影相角度,
透過照片呈現心中的大澳之寶。

而14個「寶櫃」中各有特色,其中一個「寶櫃」我覺得甚有歲月的痕跡,「寶櫃」經由土炮銀齡設計工作坊,帶領一眾銀髮大澳居民親手拍攝的照片呈現自己心中的大澳。一班銀髮族大多本身是漁民,今次不少都是他們執起相機拍照的處女作,曬鹹蛋黃、做蝦醬、水上棚屋等一幅幅照片做成的打咭位,拼湊出他們心中的大澳風光。

藝術家鄭家進和插畫家Angryangry聯手打造
數碼皮影戲

不得不提藝術家鄭家進和插畫家Angryangry聯手打造數碼皮影戲的「寶櫃」,由Angryangry設計張保仔的故事角色,再經鄭家進數碼處理,使觀眾可以操控數碼木偶了解張保仔的故事。而旁邊的「寶櫃」正是木偶皮影師黃暉所主持的,他特製了一場《縱橫四海張保仔》掌中木偶和皮影戲,希以虛構故事引發年輕一代對離島文代的興趣。

黃暉特製的一場《縱橫四海張保仔》掌中木偶和皮影戲
藝術家朱卓慧作品《水路》,模擬一些島嶼分佈,
希望引發觀眾船主對水路選擇的聯想。

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離島區「百寶圖」

展覽日期:即日至5月1日(逢星期二至星期日及公眾假期開放)
展覽場地:主展場—中環9號公眾碼頭對外空地


其他展場:
香港大澳 新基大橋前空地 及 沙仔面廣場
: 上午7時 ‑ 下午6時 (每日開放)
大澳文化協會 (大澳吉慶街94號)
: 上午11時 ‑ 下午6時
蘇廬 Solo (香港大澳吉慶街57號)
: 中午12時 ‑ 下午8時
香港南丫島 南丫風采發電站
: 上午9時 ‑ 下午5時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