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馬如風 

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早被記載在各大旅遊指南。香港也快將有自家主場、為期三年的西貢「鹽田梓藝術祭」,透過多元的文化藝術與自然體驗活動,向本地居民及外地訪客呈現和推廣鹽田梓的獨特文化和歷史。

據悉,「鹽田梓藝術節」由旅遊事務署牽頭,將於11月30日至12月29日在西貢鹽田梓舉行,是一個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藝術節由文化葫蘆擔任策展,並得到天主教香港教區、鹽田梓村民支持及協作。

三年的藝術節將分別以「天.地.人」作為每年的主題,藉此推廣客家文化的好客與人情味,同時也透過鹽田梓的景點及故事,讓城市人重新探索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藝術節主打生態深度遊,在宗教、生態、歷史及文化四方面呈現鹽田梓的獨特。

去年財政預算案計劃在未來三年,每年撥2400萬元辦鹽田梓藝術祭。據悉,這只是預算撥款數字,有關部門今年年初正式公開招標,而獲委約的策展團隊文化葫蘆向有關部門申請的實際金額,遠遠低於此預算數字。

客家與天主教人味「吸客」

鹽田梓藝術節2019期間將舉辦文化生態導賞團、靈性體驗活動、客家茶粿製作工作坊、曬鹽技藝工作坊、環境劇場、音樂表演等,讓訪客能感受小島的藝術氣息及了解其獨特歷史文化。部分藝術作品亦會於鹽田梓藝術節2019後成為常設展品,成為了小島的門面。

對遊客而言,藝術節無疑是觀賞藝術和深度旅遊的完美結合。邊找路、邊看作品,甚至迷路也很有趣,空間與環境的體驗,是參觀藝術祭最有價值的部分,讓小島活化再生。

同時,通過藝術家創作出運用現場特性的作品,從而形塑出獨一無二的小島藝術風景,呈現地方獨特性。那鹽田梓有甚麼地方資源和特點?

鹽田梓又名鹽田仔,距離西貢市中心附近的一個小島,亦是香港一處融合天主教與客家文化的特色地,全村信奉天主教。村中建有一座有近130年歷史,並於2005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的聖若瑟小堂,而島上的鹽田活化項目更於2015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獎」。原村民自上世紀陸續遷離鹽田梓,但島上仍有豐富的自然生態。

現時鹽田具教育用途,令巿民大眾認識香港早期歷史發展,曬鹽製作技藝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聖若瑟小堂下面的澄波學校,在1997年關閉,現在校舍改為文物室。部分出土文物,專家推斷屬東漢時代遺物,印證二千年前已有人在島上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