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乘香港開埠178年之際, #文化葫蘆 舉辦了「百寶圖@張保仔」新聞發佈會,發佈會在中式帆船——張保仔上舉行,更請來小演員扮演張保仔,藉這位清朝時活躍於南中國海和香港水域的著名海盜,以及他流傳下來的藏寶故事作引子,介紹各大離島的故事。
文化葫蘆舉辦「港文化.港創意」已踏入第9年,項目之所以名為「百寶圖」,是特別想為香港市民介紹離島區,希望借藏寶之名,吸引市民走出煩囂的城市,以文化和藝術的角度重新細看離島區,包括不少具特色的節慶風俗、人物和店舖,甚至是自然生態,這些全都是島上的珍貴寶藏。

由小島漁港發展成今日的自由貿易港口,香港的海上文化和歷史其實有非常深厚的積纍。今年文化葫蘆與香港海事博物館及香港童軍總會共同設計了文化導賞員課程,訓練海童軍成為文化導賞員。
其實除了大家所熟悉的陸童軍,香港童軍其實亦包括空童軍及海童軍,海童軍於香港大約有50至60支軍旅,他們主要強調水上活動,例如獨木舟、帆船運動和划船,他們比其他童軍需要學習更多有關航海的知識,甚至需要考領港章。

展覽在3 月 30 日(星期六)下午 2 時 30 分,於中環 9 號公眾碼頭對外空地開幕後,大眾可在中環主展場外,到香港各大離島上,希賞藝術家、設計師以及大專學生以各個小島為靈感創作的作品。
展覽期間大眾亦可參與文化葫蘆、香港海事博物館及香港童軍總會共同策劃的活動和工作坊,是次計劃更獲得香港海事博物館贊助免費門票,訪客可暢遊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離島區「百寶圖」展覽及毗鄰的香港海事博物館,香港海事博物館除了有豐富的海事藏品外,亦會展出全長18米的《靖海全圖》一部分,讓市民可以多角度認識本港海事文化。
而免費門票派發詳情文化葫蘆將稍後公佈。在展覽期間,文化葫蘆更會推出嶄新的手機互動遊戲,鼓勵大家以手機尋寶,當達至指定數量,即可換取精美的禮物。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