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一個地方的印象,都由過去的經歷建構而成,因此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心目中的城市記憶又是怎樣的呢?出生於60年代的藝術家譚偉平,透過「內在的自由」項目,重新演繹他眼中的香港,從回憶裏追尋內在的自由。你,會有共鳴嗎?

譚偉平擁有的城市印象,埋藏在記憶深處。他說,成長過程中一直被不同人和事引領,到長大後不斷在腦海裏追溯,從中才第一次真真正正了解自己的感覺,亦因而啟發了創作「內在的自由」項目。

他說:「那些引領着我的,可能是學校的課文、父母的說話,或者當時整個社會的意識,叫你甚麼可做、甚麼不能說,製造出我們的行為和個性,也影響了對城市的印象。這些都大局已定,不能改變。」

譚偉平希望透過項目,啟發觀眾尋找歷史的細節,了解當初這些歷史人物作出這個選擇的原因,並且鼓勵觀眾透過理解這些事件的因由,擺脫枷鎖,尋找內在的自由。

用聲音和影像感受歷史

譚偉平的作品反映了他成長的年代。他出生在60年代;成長於70年代。他憶述,每日放學就邊看媽媽煮飯,邊聽收音機;書櫃上的書信和剪報,是他跟自己的對話。

譚偉平希望藉項目表達的,不止是對城市的感情和印象,還有的是面對歷史洪流的無奈。「好似一旦你推開了某道門,走進去你就再不能後退。大家或者要重複走數次,才能把每個路徑都走完。正如當你在某個時間作了一些選擇,就必然放棄了另一些可能。」

生命裏總是充滿衝擊,一個選擇會使你有得有失,他坦言項目,亦融入了他對父母的感受。他坦言,年輕時他作了一些選擇,曾經忽略母親,到現在才慢慢有所感悟。「以前的我被洪流牽着走而不自知,忘了要傾聽內心。人大了便多問自己,發現原來內心一直有些事情不清楚,但很想知道答案。我想尋回心底裏真正的渴求,自由地作出選擇,真真正正得到內在的自由。」

觀眾可透過下載《放浪城市》手機程式,在手機螢幕中,尋找隱藏在藝術家設計路線中的人物,了解這些人物的故事從而有所發現。

《放浪城市》系列
日期:即日起至1月27日
地點:香港視覺藝術中心(中區堅尼地道7A)
免費參與
網址:
www.lcsd.gov.hk/…/…/en_US/web/apo/va_sound_in_the_city.html或
www.facebook.com/hkvac
查詢:3101 2734 / 3101 2770

第一部分:「記憶的城市 虛構的城市」
日期:即日起-1月27日*
地點:香港視覺藝術中心(中區堅尼地道7A)
*備註:逢星期二休息

第二部分:「靜靜雞摘13個如果:靜漫一種」
日期:即日起-1月27日
路線:由中環皇后像廣場至香港動植物公園
程式下載Download the app
[iOS: https://goo.gl/JaQv51] [Android: https://goo.gl/gP6ukB]

第三部份:「內在的自由」擴增實境之旅 (手機程式)
日期:即日起至1月27日
地點: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及中環其他地點
程式下載Download the app
[iOS: https://goo.gl/JaQv51] [Android: https://goo.gl/gP6ukB]

撰文:Kelly Wong
攝影:黃子偉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