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自然被破壞人類也不會幸福,故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令大眾思考與自然的關係。
可能名字有個「樹」字吧?自小愛好繪畫的本地藝術家 #梁樹威 (Chris) 作品也一直關注大自然。他擅以壓克力彩去展現色彩繽紛的自然世界,更近乎自虐地以針筆密集地畫「點」創作。
香港藝術月快要展開當兒,他正在中環天成國際的總部舉辦銷售個展「如沐春風」,一連十天呈現畫家四個系列、30件新舊作品的獨特藝術視野。
感受生活 不斷突破自我
由壓克力、彩墨至針筆點畫,Chris表示畫大自然環境只因「開心」:「我喜歡畫一些令人感到開心的東西,而大自然就給我這種感覺。那種開心不是說一下子爆發、一瞬即逝那種,而是細水長流,很耐看的。而且大自然擁有一種獨特的變化過程,每次重看作品都會發現新事物。」

(右)聖羅蘭(YSL)1965年設計了Mondrian系列向提供「新造型主義」的藝術家Piet Mondrian致敬,今日梁樹威也把Mondrian精神放進作品中,但背景加上了大自然,希望城市人在思考。
在大畫布上先塗上黑色,再渲染幾十層不同的樹蔭,復以水墨美學繪上樹枝,Chris認為這種構成帶來的無限想象。問他鳥瞰式構圖可是用航拍機拍下照片再寫生?他給我一個非常有趣的答案。「是我從舊屋的生銹鐵或發霉的牆得到靈感去畫的。」豈不是 #顏真卿 提過「屋漏痕」之大美?

與此同時,他又以創新的技法,運用0.03毫米的精細針筆點創出別樹一格的當代畫風,一幅春蘭他就足足點畫了半年。作品各具獨立元素,同時又互有關聯,很有詩意。
筆者私心喜歡的,是 Chris使用針筆完成的 《Super/Natual—— Dancing》系列。作品大多由Chris喜愛的黑白灰三色線條交錯組成,深淺不一並向不同方向散開就如大自然帶給人類的無限想像:「就像把一滴墨滴進清水的時候,暈開來的一剎那。不知道那些墨要逃竄到哪去,可是那一刻會令我感到很舒服。」Chris說。

談到使用針筆的原因,源自於一次他好奇針筆的可能性:「除了用來畫漫畫外,針筆能否用來畫一些比較『artistic』的東西呢?」於是他一直鑽研針筆並瘋狂練習。2016年個展,他展出一幅長約一米七的捲軸畫,整幅作品都是以針筆完成。內容以小動物為主角,諷刺人類過度揮霍的消費模式。

同樣精彩的,還有《Collective Memory》系列。Chris表示此系列希望探討的,是大自然的存亡定律與人類記憶的關係。Chris認為人跟植物的生命很相似,觀眾在欣賞慢慢消散(或成形)的葉片時,會跟自己的記憶連結。不得不提的是Chris以粗咀油性筆在水彩紙上作畫,而觀眾所看到精細的線條,則是他全程控制力度,「(畫筆) 介乎碰到與碰不到畫紙」而畫成,非常考驗藝術家的技巧和耐力。

全職做藝術 搏盡無悔
Chris笑言自己的藝術之路跟很多學生一樣,是由塗畫教科書開始的,塗鴉的是龍虎門的漫畫人物。學生時代他也曾以教授掃描和水彩班為兼職,Chris的學生技藝進步同時,他對藝術的熱愛也愈發濃厚。

有時太著急想完成作品,Chris雙手都畫到勞損了。雖然會幫自己按摩舒緩,但他最嚴重的時候需要休息三星期不能作畫。為了籌備個展,他曾經每天只吃早餐就畫畫,一畫就半天;畫到餓了才吃晚飯,然後繼續畫;轉眼已經到了第二天早上,撐不了便去睡。
醉心藝術的Chris原來修讀管理科系出身,他直言只是為了滿足家人的期望:「為了糊口嘛!」他打趣道。現在的他,卻成了一個為了展覽可以不眠不休,畫到手都在顫抖的熱血藝術家,同時他又坦言要「非常非常節儉」,才能成為全職藝術家。

訪問尾聲,Chris從口袋裏掏出手機:「其實我也有畫人像的。」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幅人像畫,主角正是Chris的太太。Chris在訪問裏曾感嘆走藝術路難尋知音人,常會感到孤獨。但他依然繼續咬緊牙關走下去,太太的支持功不可沒。
「如沐春風──香港當代藝術家梁樹威個展」
日期:即日至3月30日(星期四至六)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點:天成國際 (香港中環花園道1號中銀大廈30樓)
撰文:熊天賜、鄭天儀 攝影:熊天賜(部分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