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提起東北,就會聯想到熱情和豪放,但其實東北人骨子裏是藍色的、是憂鬱的。」《白山黑水間》指揮孫鵬娓娓道來這次音樂會的東北情。

本是東北人的孫鵬,在奪得「國際中樂指揮大賽」首屆冠軍前,原來他是一個頑皮的東北小孩。他出自中醫世家,母親是武打影星李連杰的師姐,他亦自幼習武,在偶然的機會下他接觸到中樂,但好動的他就是三分鐘熱度,學過二胡、琵琶、笙等等眾多中樂器,最後才選定笙作為主樂器,並考進瀋陽音樂學院。
感激過去
「笙,以前又叫和,在中樂團中本就是用作融和聲音的;而手執指棒也是為了讓整體演奏的聲音更融和。」孫鵬說。但兩者的分別只在於,指揮和手上的指揮棒在演奏時不會發出任何聲音,但會調配所有聲音,但最終都是為了所有聲音都達致融和。
孫鵬回想這段過去走過的彎路:「我還是很感激這段經歷,學過很多樂器,加上後來學的笙既能吹和聲又是固定調的,所以從小對耳朵的訓練比較好。」他說參加第一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時,有一個部分是全世界指揮比賽中最難的,就是樂隊糾錯。當時他手執一個三百多小節的總譜,他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消化,第二天早上在一隊百人中樂團演奏時便要指出錯處。「那時演奏員的譜是錯的,但你作為指揮不知那裏會錯,例如有一組樂器大三和弦打成小三和弦、低音鼓少敲了一下、二胡弓法拉拉推推變成只有拉拉等等。」在百人演奏的時候,前後七個錯處,孫鵬感激過去的經驗讓自己找出六個。
度身訂造的《白山黑水間》
很多人說指揮是樂團的靈魂或將軍,其實就好比你有一副強壯的身體,也需要有靈魂驅使一樣。孫鵬由身體的一部分化作靈魂,今次第三度與中樂團聯手,他自言感覺更似是度身訂造。「我是整個東北文化脈絡發展的親身經歷者,今次所選的曲目有很多東北語言,我本身對東北的語調和東北人的性格都是瞭如指掌的。」孫鵬說。
「白山黑水」本就是長白山和黑龍江的縮影,泛指遼闊的東北大地,同時也是東北人個性上巨大的黑白反差。那片土地曾經是蒙古族、朝鮮族、滿族和漢族等等眾多民族的文化交融之地,而且有不少遊牧民族和漁民也包含其中,東北人熱情和豪放的性格使各族文化交流非常融洽和深入,慢慢亦形成了擁有自己強烈風格的音樂。
「我們這一場音樂會是古為今用,有五首曲目是香港首演,把最古老的一些素材和最感動、最精華的提煉,進行樂隊化的處理、樂隊化的加工,把它變成世界性的語言,讓大眾在視覺和聽覺上更能接受,而不是很悶的坐着聽古樂。」孫鵬直指這場音樂會絕不是給專家或大師們聽的,而是要面向所有人,希望大眾走進音樂廳,在細聽中樂團演奏時找到共鳴。
細聽東北憂鬱的藍
這場音樂會,孫鵬將它編排得層次豐富,八位作曲家的九首樂章,孫鵬分享了三大主軸。第一是從遠至近,由第一首80年代品《東北風》跨越到最後一首2018年的作品《高粱紅了》組曲(選段),讓觀眾感受到東北近代的東北變化。第二是從歷史着手,觀眾可藉第二首演奏曲目《紅山羽靈》領略源自於遼寧朝陽地區的紅山文化。第三就是多民族音樂,主要呈現蒙古族、朝鮮族和滿族的音樂。而視覺上,滿族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初春枝老師亦會透過剪紙,在音樂會上呈現另一面的東北。
在曲目上,孫鵬特別推薦最後的《高粱紅了》 組曲,「因為這本來就是比較浪漫的曲子,這種浪漫是中樂裏很少見到的,同時這首歌可以把東北人最細膩的情感表現出來。」他憶述東北冬天很漫長,以前一年差不多有四個月是無法耕種的,大家只能聚在一起聊天、看山、看水。雖然大家表面上都是熱情和豪放的東北大老爺們,但這首《高粱紅了》把東北的熱情、蒙古族馬背上自由奔放的感覺、朝鮮族的舞蹈、人和人離別的憂鬱感情都在其中,擁有平常難得一見,東北的浪漫和憂鬱。
白山黑水間「樂旅中華系列」
White Mountains, Black Waters
3-4/5/2019(五、六 Fri, Sat)晚上 8:00 pm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HK City Hall
$170, $220, $280, $350
門票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Tickets are available at URBTIX
詳情 Details
http://www.hkco.org/tc/Concerts/White-Mountains–Black-Waters.html
撰文、攝影:余日一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预祝“白山黑水间”主题音乐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