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起起伏伏,願每個人的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光明。」— 中國超寫實主義藝術家 #‭王曉勃 ‬

中國超寫實主義藝術家‭王曉勃 正在香港舉辦展覽‬,呈現他‭兩個‬全新系列‭《‬尋找光明‭》和《‬沉浮‭》‬共十幅作品。貫徹他藉著人物剖析人性的藝術方向,跟觀眾展示專屬於他的人文哲學世界。

1974‭ 年生於北京的王曉勃,是較著名的中國當代70後藝術家之一,由‬小學‭拾起畫筆,35 年來一直喜愛以人物為創作核心,今次展出的系列《尋找光‬明》及《沉浮》系列分別以小男孩和胖女人作為主體。

小孩好奇 萌着思考抗爭

其中,《尋找光明》的創作主體為小男孩,透過他作為人父,親身觀察兩個兒子的成長歷程,反思自身童年的總結。作品‭借用‬小男孩‭的視角‬及對萬物好奇的特性‭尋找光明,體現新生‬命‭對真理‬及未來‭的渴望‬。系列中最值得留意的是《尋找光明九》,畫作中那個站在船上、拿著手電筒的小男孩,原型就是他的小兒子,「他很抗拒拍照,每次都用手臂遮蓋了自己的臉,我覺得這動作很可愛、很真實,也就把他畫下來了」。小兒子的這個抗拒舉動也正好詮釋了小孩子對世界的反叛與好奇。王曉勃說很慶幸兒子有這種抗爭的心態,因為人要逐漸成長,就要有獨立思考和懂得抗爭。

胖子詼諧 笑看跌宕起伏

王曉勃酷愛以人物為創作主體‭其實可追溯於多年前‬,‭尤以‬《沉浮》系列中的胖女人‭更值得注意‬,其原型是‭位‬和王曉勃合作超過八年、來自山東的一位女士。這位女士也是王曉勃八年來不少作品的原型,例如王曉勃最為人熟悉的作品《顛倒的女人》。《沉浮》系列表達了王曉勃對自己前半生‭的‬人生評‭價,他借用胖子隱喻‬對社會的期待,以胖子的詼諧笑看跌宕起伏的人生。

花了‭兩年‬時間專心創作‭,王曉勃帶來的 10 幅最新畫作,透過畫作,觀眾更能看‬見‭他的全新面貌‬。兩年來,王曉勃透過對人文哲學的不斷探討、對自我生活與社會關係的深切思考,蛻變得更成熟灑脫、寫意自信。

他坦言,蛻變是艱難又孤獨‭:‬「每一個藝術家面對自己的蛻變都要經歷艱難的掙扎,就像蝶蛹托變成蝴蝶,更需要用盡全力去擺脫蛹殼。藝術家是孤獨的,藝術道路只有自己尋覓,每一個藝術家都沒人可複制性的指引,但藝術道路終究需要蛻變與發展,這也許就是人類社會藝術階層的魅力與呼喚吧,它總是那麼讓人敬畏。」

「王曉勃:我的人文哲學」作品展


日期:即日起至‭ 4 ‬月‭ 14 ‬日‭ ‬
地點:九龍站‭ ELEMENTS 圓方水A 1 樓‬
時間:上午‭ 10 ‬時至晚上‭ 10 ‬時
‭主辦單位:Art Future Group‬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