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館藏意大利文藝復興素描展」呈現來自42位大師的52幅素描作品,件件真跡,
歷史可追溯至1470年至1580年期間。(文化者攝)

「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素描不只是畫作的草稿,還表演他們各自的創意與實驗精神,並且對社會包括建築等方面有着影響。」──大英博物館研究員、意大利和法國版晝及繪畫藏品負責人Sarah Vowles

是次展覽重點作品包括被喻為譽為「文藝復興畫壇三傑」的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作品,
場內當然要歌頌下三位大師。(文化者攝)
大英博物館研究員、意大利和法國版晝及繪畫藏品負責人Sarah Vowles 細心講解這些素描作品對世界藝術史的影響。(文化者拍攝)

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世界藝術史上一個經典時期。它發源於14世紀的意大利,15世紀後期起擴展到西歐各國,16世紀達到高峰。這時期孕育了無數藝術大師如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等,#澳門藝術博物館 聯同 #英國大英博物館 正展出42位15至16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所創作的52件素描佳作,呈現該時代變革與創新,歷史可追至1470至1580年。

達文西的袖珍墨寶《老年女子和老年男子漫畫像》每幅雖比郵票大小許,但卻能看到大師的素描功力,誇張的部分更展現大師的想像力。(文化者攝)
「服飾」主題部分,觀眾可以藉大師的筆觸了解當時人民的服裝設計甚至用料剪裁,
是未有攝影技術出現前的生活補充。(文化者攝)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三大素描及版畫收藏中心之一,這名為「大英博物館館藏意大利文藝復興素描展」展出的全為真跡,首次在澳門展出,按人物、運動、光線、服飾、自然界和故事六個展覽主題,包括被喻為除被譽為「文藝復興畫壇三傑」的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素描作品,還有米開朗基羅的老師基蘭達奧(Ghirlandaio)、對後世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有極大影響的柯勒喬,以及威尼斯畫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的素描作品,呈現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

文藝復興(Renaissance)本意指「再生」,不僅在於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復興,
更是一場浩大的思想文化運動。(澳門藝術博物館面書)
澳門聖若瑟大學創意產業學院學生將達文西的素描作品變成新的藝術品,觀眾可以細閱大師的筆觸。(文化者拍攝)

展覽由澳門藝術博物館和英國大英博物館主辦,蘇州博物館、澳門聖若瑟大學創意產業學院支持,故展覽特別設有延伸環節,以3D打印技術及體驗、素描繪畫工作坊和課程,讓觀眾從更多角度了解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

展覽獲得澳門聖若瑟大學創意產業學院支持,把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作數碼復修、3D打印技術及體驗、素描繪畫工作坊和課程,讓觀眾從更多角度了解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文化者攝)
保羅.委羅內塞 (1528–1588)作品《勒班陀戰役的勝利寓言》灰色、白色油畫顏料,
繪於數張以紅色為基底的拼接紙之上。(約1577)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帕爾瑪.喬凡尼 (約1548–1628)於約1575年創作的《男人體兩則》,褐色薄塗軟筆素描,
以白色油畫顏料渲染,繪於淺灰褐色特製紙之上。(莫德.韋瑟雷德於1991 年捐贈)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館藏意大利文藝復興素描展」由即日至6月30日,免費入場,值得大家過大海欣賞。 (文化者攝)

「大英博物館館藏意大利文藝復興素描展」

日期:即日至6月30日
地點:澳門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新口岸冼星海大馬路)
時間:1000-1900 (1830後停止入場)
免費入場

Copyright © 2019 The Culturis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