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國水墨畫作為載體,紀錄在香港生活的點滴片段,香港有這麼一位年輕藝術家:沈君怡。

記得去年初見這小女生的水墨畫已覺得不錯,見她從去年畢業展展出的《即日來回鹽田梓》,到今年首個個展〈雲霧說:「 〉的一系列畫作,盛載着濃濃的香港情懷,樸實的筆觸配上平淡的生活紀錄,反如水滴潭中勾起了人心中的一波蓮漪。香港著名水墨藝術家管偉邦曾這般形容她的作品:「我會把她的作品分為兩個類別,一是『行雲如流水』,一是『坐看雲起時』。」這一句我覺得非常貼切。

觀展後,我會視為她今次的個展為藝術生涯的一個轉捩點,沈君怡的畫中基本上就是吶喊加油,鼓勵人要勇往直前地走一趟人生路。單看那一張《一場不敢回頭的旅程》,用上到日本留學時學習的貼箔技巧,這一個嘗試似乎使她找到了更明確的創作路向;畫中的渡海小輪隻身掛燈,於我而言似是她自身的投射,以及對前路的迷惘;一部分的大海,她貼上了銀箔,而這物料會隨時間氧化變色成黑銀,所以要看到那渡輪泊岸,似乎尚要一點時間。

《一場不敢回頭的旅程》沈君怡

而另一張同樣使用了貼箔技巧的《撐住!》,因為畫題讓我聯想到畫中的一棵小樹屹立於山巔之上,它該是逆風生長的,要獨自面對大自然的摧殘,這題與畫讓我感到這小女生走藝術道路的不容易。但細看之下,雲的姿態令那小樹更像是悄然而立,她,撐過來了,這道題與畫的關係讓我感覺十分有趣。

《撐住!》沈君怡

除此之外,沈君怡的畫中細微至一個巴士站、一張長凳、一隻牛和帳篷等極具香港近代特式景物,一件一件隨她的腳步堆疊,將這一刻的香港留於畫中。整個展覽彰顯了沈君怡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力以及對香港這片土地的熱愛,她既帶我們遊走香港的郊野山林,同時亦帶我們靜看鬧市中少有駐足停留細看的城市風貌。早晨的香港你都真的都看過?那青蔥翠綠的香港你都真的都看過?那個巴士站、那張長凳你都真的都看過?我好像很多年前看過,好像是吧。

《時間遊記-從馬鞍到水井》沈君怡
《時間遊記-從馬鞍到水井》(局部)沈君怡

連月來的抗爭,她亦以水墨記綠下來。

雲霧說:「 
日期:即日起至10月5日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7時(公眾期假不開放)
地址:中環擺花街嘉寶商業大廈23樓2302室

撰文、攝影:余日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