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成為中國畫壇中的一代巨擘前,經歷法國留學回國後被畫壇排斥,亦經歷過下放農村的艱苦困境,香港藝術館(至樂樓)館長鄧慶燊以《山下人家》和《苦瓜家園》兩張畫,訴說吳老曲折人生中的感悟。

香港藝術館(至樂樓)館長鄧慶燊
1947至1950年吳冠中留巴黎證件

1970年代吳老被下放農村,因為當時他在被勞改的情況底下,不能畫一些有違政治主調的作品,故只能畫山水畫,而每星期他更只能作畫一次。他利用農村一些很簡陋的工具,甚至用撿牛糞的糞筐去作為畫架,以至被人取笑為「糞筐」畫家。

吳冠中(左三)1970年代被下放時留影

生活的艱苦和限制無阻吳老對藝術的熱愛,他仍然堅持繼續畫畫,鄧館長說:「其實如今留存於世像《山下人家》的作品不多,很幸運地在我們獲得的捐贈中有這一張,令我們可以對照他的水墨或者是油畫的作品。」

《山下人家》

1998年,步入耋耄之年的吳老揮筆畫下了《苦瓜家園》,將平凡的半生瓜與個人的生命連結,鄧館長解說:「其實他覺得一個人在一生命中,其實有甘與苦兩者間的對比;他覺得自己的生命在越是艱苦的情況底下,越能夠打造對於藝術的堅持和追求。」吳老將苦瓜這個表象提升到一個黑與白的對比,用繁複的攀藤喻作世間複雜紛亂的關係,讓大家在簡單沉鬱的色調中,接觸他對於人生獨特會。

《苦瓜家園》

如今香港藝術館已經重開,現收藏捐贈的吳冠中作品正在特設的「吳冠中藝術廳」展出,舉辦的首個展覽:「從糞筐到餐車-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涵蓋吳冠中逾半世紀創作的油畫、水墨畫、素描、水彩畫、水粉畫、塑膠彩畫及瓷版畫等,其數量之豐、門類之廣,可謂絕無僅有。多幅素描速寫當中,有不少是經典創作的寫生原稿,與早年已入藏藝術館的油畫、水墨作品相呼應,呈展吳老的創作全貌。

撰文:余日一

攝影:余日一、陳昶達

剪接:余日一、玄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