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今年有咁多場大大小小嘅演唱會都要取消?何以你每年實睇嘅頒獎禮,今年會冇咗個實體頒獎禮?」林海峰林海峰在叱吒頒獎禮直播中幽了香港一默,一方面是客觀環境因素的不許可,另一方面是香港人在這段日子裏根本「Chill唔起」。

2020 年度火炭開放日海報封面以「開天窗」形式,讓各位藝術家及參觀者自由表達想講的說話

面對當前的時局,藝術界頭炮活動「火炭藝術工作室開放日」的主辦方也透露曾經討論會否暫停一年,但最終決意借開放日讓港人在新一年把想法訴諸藝術。

八十年代的火炭工業區位處九廣鐵路沿線,因為租金便宜因而吸引了不少藝術家租用工廠大廈作為他們的工作室。2001年,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失火,同學被迫擠在一個細小的空間中創作。當時8位中大藝術系的學生考慮到創作空間的重要,繼而選擇在鄰近的火炭工業區租用空間,並成立「318工作室」,是火炭工作室的雛形。

本年開放日將於本日起連續兩個周末舉行,但參與的工作室按年遞減,由三十多個減至二十個。話雖如此,宏觀各間工作室的創作範疇也頗為多元,從傳統的繪畫、陶藝或雕塑,及至近代的混合媒體、裝置藝術甚或資源升級再造藝術都有。

除工作室的展覽外,是次開放日有五項主要活動:包括梁廣基的作品回顧展、其最新作品的導賞、自閉症學生作品展、拉坯體驗工作坊及迷你柴窯投柴體驗工作坊。

與2020 年度火炭工作室開放日同期進行的還有「大C承傳 藝術教育計劃在火炭 2020 師生作品展」。過去一年,10位火炭藝術家配對了35學生,年齡由18歲至67歲,職業分佈在各個領域,例如:藝術家、教師、市場策劃、紋身學徒、社工等。他們透過一系列藝術學習體驗,於開放日向公眾展示師生的創作,譬如關達強補捉城市怪像的手機照、療癒的日永插畫、劉志強和趙愛萍鋸不死的樹樁、梁詠婷的黃黑紙鶴等。

《火炭工作室開放日2020》

日期:2020 年 1 月 4-5日, 11-12日(星期六、日)
時間:下午2時至晚上7時
地點:《伙炭藝術村》香港新界火炭黃竹洋街15-21號

撰文:陳昶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