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奧運將於7月舉行,歷屆奧運為持續倡議地球的永續性已逐漸引進各項環保措施,而是次東京奧組委更表示希望成為全球第一個以百分百再生能源舉行奧運的城市。 直至現階段,東京奧組委已經陸續公開各項環保措施及設計,這系列的綠色設計及措施確實教人刮目相看,但有鑑武漢肺炎的疫情嚴峻,東奧能否如常進行亦備受關注。
東奧進行成疑

日本有網民瘋傳東京奧運會因為疫情而宣佈取消,更有人指日本1988年經典動畫科幻電影《 AKIRA 阿基拉》已經精準預言2020年奧運將在東京舉行,但最終會因第3次世界大戰,即是在開幕前147天中止,按計算即是2月29日。雖然預言如現況不盡相同,但有鑑於現時疫情嚴峻,不禁讓網民相信「神預言」或許再臨。

《AKIRA 阿基拉》是日本漫畫家及動畫導演大友克洋創作的漫畫,刊載於講談社的青年漫畫雜誌《周刊Young Magazine》,後來由大友克洋親自改編為動畫電影並於1988年上映,在歐美的人氣極高,是國寶級的作品。
而開拍真人電影計劃早在2000年左右已經開始流傳,相隔多年,《AKIRA 阿基拉》 終於落實開拍,將由《雷神3 – 眾神黃昏》一片成名的導演Taika Waititi執導,Leonardo DiCaprio監製,並於2021年5月21日上映。至於舊版電影亦會於本年4月推出4K藍光碟,由「藝能山城組」製作的經典太鼓配樂。
對於東京奧運或因武漢肺炎取消或延期一事,東京奧組委早前否認取消的傳言,並表示與世界衞生組織的專家保持聯絡,商討對策措施,有望安全地舉辦夏季的東京奧運。那麼我們就率先看看他們是如何走出這條「綠」路。
主競技場只吹自然風

新國立競技場座落於明治神宮外苑,出自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之手。 明治神宮於1920年11月1日啟用,是供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靈位的地方,至今有近百年的歷史。而著名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是「負建築」的代表人物,他相信建築的意義並非在自然環境中標奇立異,而是退居後端,突顯自然環境與地形地貌的美好。隈研吾著名的作品包括台北白石畫廊、南青山微熱山丘、東京農業大學「食與農」博物館、淺草文化觀光中心等。

在新國立競技場設計中,隈研吾採用了木鋼混合結構,圓形屋頂以杉木連接而成,木材均來自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提供的杉樹和琉球松樹,未來可再重用。主場館亦棄用冷氣機,取而代之的是引入自然風,透過根據季節的不同風向調整風口的距離讓場館保持通風,並另設185把風扇及八個噴霧降溫系統保持一個舒適的溫度。
選手村用完即拆
奧組委於1月31日公開位於東京晴海的奧運選手村Village Plaza的面貌,同時公佈這個選手村將於東奧結束後拆卸,改建成住宅、學校、購物中心等設施齊備的生活圈。

因為東京奧運講求環保,其中一個方案就是全國收集木材建成選手村(Building Athletes’ Village with Timber Of the Nation),整個選手村就在63個市、町、村捐贈出40,000根可循環再用的木材下打造而成。


木材的種類包括落葉松、日本柳杉及日本扁柏,在2011年受大地震、海嘯及核事故影響的災區福島縣亦有提供木材。值得一提,福島食品生產商有向東京奧組委遞交了投標書,日本政府亦已對來自福島的食品進行嚴格檢查,白米、蔬菜、肉類及海洋魚類等食物均安全無虞。
選手村在東奧後將會拆除,木材將會送回各地循環再用,用作興建當地設施。
紙板床配高科技
東京奧運會早前宣佈在今屆奧運會和殘奧會上,每位運動員都會使用紙板床,它們由日本床墊公司Airweave提供,採用高強度紙板與可回收聚乙烯材料製成,據說這種紙板比木製框架更為堅固。

是次奧運一共需要26,000張床,東京奧運選手村佔18,000張,而殘奧村則需要8,000張床。奧運村房間的床頭,是用6組紙殼組裝,床架也是用紙殼組成的,能夠承受200公斤的重量。
但你會好奇,紙板會否「瞓壞人」?據了解,原來床墊有自動測量功能,只要使用Airweave的應用程式,就可以使用手機相機拍攝的圖像來估算運動員身體的狀況,再制定相關設定以改變床墊硬度。紙板床共有3個部分,分別用來支撐上中下的位置,而每個部分都能夠訂造,以配合每個運動員的身體尺寸,減輕他們睡眠時的身體負擔。
東京奧運亦提出環保方案,所有床與床墊都會在賽後進行回收再用,製成其他紙製品和塑膠產品,呼應東京奧運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
獎牌是廢料?
在奧運的頌獎台上,不時會見到選手咬獎牌,但你可曾想過這面珍貴的獎牌居然由廢料製成?根據奧委會規定,所有奧運獎牌要含最少92.5%純銀,表面鍍上不少於6克的純金。而日本則決定在滿足以上條件下,在剩餘部分會以回收得來的電子產品廢料製造。

過去兩年,東京奧組委方向公眾回收到621萬部舊手機,並從這7.8萬噸電子零件中,成功抽取 32 公斤的金、3,500公斤的銀、總共 2,200公斤的銅及鋅,再製成奧運及殘障奧運的獎牌。此舉不但環保有術,而且在整個奧運歷史上可謂頭一遭。
撰文:陳昶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