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今日(2月26日)出爐。受去年持續燃燒至今的反修例抗爭、以至今年年初爆發的疫情雙重夾擊影響下,是次財政預算案焦點落在「財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對坊間熱烈預測會否派錢紓解民困「開綠燈」—— 財政預算正式宣佈將向十八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一萬元,預計措施可惠及約七百萬人。細節將在立法會撥款後盡快公佈。
疫情爆發,街上「人影唔多隻」。各行各業生意大受影響,2020年甫開始經濟就踏入「寒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因應嚴峻的經濟環境,政府會以「撐企業、保就業、振經濟、紓民困」為目標,推出逆周期措施。文化界近兩個月來受「封館」影響,多場文藝展覽及表演活動均採取延期或取消等措施應對。從業員面對「手停口停」的狀況叫苦連天,曾發起聯署予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促請政府盡快提供援助。
有見及此,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於2月21日通過「防疫抗疫基金」,為受疫情重創的行業提供援助。其中包括推行「藝術文化界資助計劃」,撥款1.5億元並透過香港藝術發展局和八和會館等組織向受影響團體及員工發放資助。「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功能組別議員馬逢國則承諾最早會於三月初向合作機構發放資金。惟消息傳出後,有不在合作團體名單之內和「非公營演出及展覽場地」(非政府場地)的自由教學及創作者表示未受計劃惠及。
財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防疫抗疫基金」「藝術文化界資助計劃」詳情(見附件 B20):
https://www.legco.gov.hk/yr19-20/chinese/fc/fc/papers/f19-46c.pdf
針對文化藝術界別,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措施如下: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在去年度,政府投放在文化藝術的總開支超過五十億元。今年度,政府將繼續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和粵劇發展基金積極推廣中國傳統文化,鼓勵本地藝團和藝術家向世界展示香港的文化實力和藝術成就;
他表示亦會向藝術發展局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合共撥款二億一千六百萬元,提供約七百個實習、獎學金及在職培訓名額,加強培訓藝術行政人員。此外,他也會為「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計劃」增撥九億元,透過民間和商界支持帶動文化藝術的風氣。
文化設施方面,香港藝術館在去年年底已重開;而興建中的東九文化中心,將於二零二二年啓用;大型文藝設施——西九文化區中的戲曲中心和自由空間已於去年先後啓用。其餘設施包括視覺文化博物館M+、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演藝綜合劇場將於未來數年相繼落成。他補充將積極籌建多項新設施,以及擴建和翻新現有設施。
電影作為創意產業,他也提及政府在過去兩個財政年度,曾向「創意智優計劃」及「電影發展基金」各撥款十億元,較過去多年所投放的資源總和超出一倍。來年的工作重點除了協助電影業界拓展內地及海外市場,他也特別提及將積極推動與東南亞地區的合作。例如在去年十一月,香港就與泰國簽訂了諒解備忘錄,盼促進兩地業界合作。早前修訂的 CEPA《服務貿易協議》,也將更積極地協助本地電影電視業和印刷業等進入內地市場。
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演辭——文化創意部分
https://www.budget.gov.hk/2020/chi/budget19.html
培育人才(藝術行政)
https://www.budget.gov.hk/2020/chi/budget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