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胸罩製成口罩使用,恐怕只能求心安。(網上圖片)

近日武漢肺炎肆虐,全香港市民紛紛戴上口罩抗疫,導致口罩需求急增,可謂一「罩」難求。社交媒體上有市民上載一位男子使用女性胸罩作為口罩的照片,引起網民關注。

大家可能覺得此舉十分可笑無稽,但事實早在2009年,美國學者Dr. Elena Bodnar 便設計了聲稱可應用於恐怖攻擊、沙塵暴、火災以及流感的等狀況的「緊急胸罩」(The Emergency Bra)。這款「緊急胸罩」的意念來自1986年的諾比核外洩事故,平時可作為普通女性用品,當有需要時,只需要把胸罩中間分開,把肩帶繞過頭部,掛在胸罩的掛鉤上,然後便可成為口罩。而這項發明,更在2009年獲得美國科學幽默雜誌《不可能的研究紀錄》(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 頒發的「搞笑諾貝爾獎」。

Dr. Elena Bodnar(Adam Hunger圖片)
正確配戴緊急胸罩(Ebbra.com圖片)

口罩的雛形

遠在中國元朝時期(1271年-1368年),蒙古就出現了口罩的原型,《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獻飲食於大汗之人,有大臣數人,皆用金色絹巾蒙其口鼻,俾其氣息不觸大汗飲食之物。」這個口罩的雛形,距離現今至少也有800年的歷史。

而1440年代,黑死病(鼠疫)在歐洲肆虐,這場瘟疫曾令歐洲人口銳減50%。而為了便於治療和防禦病毒,法國醫生Charles de Lorme 發明了一套隔離套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鳥嘴面罩。這些製造成鳥嘴形狀的面罩,鳥嘴部分其實放入了精製香料或帶有香氣的植物,用於阻隔屍體的氣味,在一定程度上亦阻隔了病毒的傳播。

「鳥嘴醫生」 (網上圖片)

口罩在醫學界的發展

時至1861年,法國細菌學之父巴斯德(Louis Pasteur)通過鵝頸瓶實驗,證實了空氣中存在會使物質腐敗的微生物。德國微生學家弗魯格(Flügge C.)亦在1897年通過實驗證明,醫護人員在手術中交談時,唾液內的細菌會污染傷口;在這些前提下,原籍波蘭的德國外科學家米庫利茲(MikuliczRadecki)在同年提出醫務人員施行手術時,應戴上可遮住口鼻的消毒紗布,由此產生的口罩被命名為「米庫里茲氏口罩(Mikulicz’s mask)」,這是西醫學史文獻中紀錄的第一個口罩。

米庫里茲氏口罩(網上圖片)

而在1900年代初期,中國一位華僑 —— 伍連德,發明並推廣了中國的第一款口罩,為遏止人類歷史上第三次鼠疫作出了重大的貢獻。1910年,清王朝最後一個冬天,東北爆發了一場嚴峻的疫情,當時伍連德臨危受命,抵達哈爾濱控制疫情。為了研究清楚病毒的來源,他在當時保守的中國進行了中國醫生的第一例屍體解剖,從而判斷此強度烈傳染性疾病為「肺鼠疫」。為了阻止病毒的經由飛沫傳播,伍連德專門發明了一種成本低廉、材料簡單的雙層紗布口罩,被稱為「伍氏口罩」。

簡單的伍氏口罩 (網上圖片)

口罩走向大眾

1918年,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斯頓軍營爆發了流感,而多場戰爭令流感在歐洲各國流傳,隨後更席捲全球。全球超過30%的人受到病毒感染,造成了5,000萬至1億人死亡。當時處於戰爭狀態的歐洲多國大多都選擇隱瞞疫情,而當時西班牙作為一戰的中立國,媒體大肆報導其驚人的死亡人數,因此這次流感得名為「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流感」疫情蔓延期間,口罩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備的用品,人們被強制性要求戴上口罩,特別是紅十字會以及其他醫護人員,當時人們都十分重視配戴口罩這一舉動,從而口罩亦成為疫症發生時的象徵之一。

「西班牙流感」時期人們紛紛戴上口罩(網上圖片)

日本「口罩族」

口罩除了能幫助人們抵擋病毒細菌,其實在某些情況下,亦能幫助部分人獲得安全感。日本存在一群年輕人,即便沒有遇到疫情,也長期佩戴口罩,為的是在口罩的遮掩下而獲得安全感。他們大部份缺乏自信,對人群感到懼怕,因此對口罩產生依賴,甚至出現口罩聯誼。他們覺得在口罩下更能展示真正的自己,而不用介意別人對於自己外貌的看法。根據統計,即便不是大型疾病爆發的時期,日本每年的口罩消費量也高達37億個,而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日本這種「口罩族」文化。

日本口罩聯誼情況(Def Anniversary facebook 圖片)

由此可見,口罩於人們在身、心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對於人類歷史和現今社會發展如此重要的口罩,大家應該好好珍惜吧!但是要謹記,口罩資源有限,大家記得將心比己、互相扶持,不妨和身邊好友鄰居調配一下口罩,齊心協力度過這個不平凡的2020年開端。

撰文: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