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紙仔」專欄的緣起……
中學時代放學後,麻甩的我不是跟父親流連鴨寮街(他是半個發明家),就是鑽進信和中心地庫的二手CD店、雜誌社。讀大學時更瘋狂,一天可以看五齣電影,家中放了一道牆的Sound track,我是喝信和流行文化奶水長大的,第一張Bjork、Frente、周杰倫CD都是在信和所得。
在信和留下的腳毛,絕不比在大業書店留下的少,其中地庫的「CD交易所」,就出現過無數奇人奇碟。選碟另類,老闆Carl唔Q理人,CD膠盒上貼上一張張黃紙仔,寫的除了是點評外,有時還附帶歌手的情史、對樂壇的冷嘲熱諷等,真心學到嘢。

直至大學畢業入了報紙財經版一段日子,我才恍然發現「CD交易所」三位股東除了Carl另外兩位就是我的上司,原來由細睇大的黃紙仔就來自他們的手筆,特別是與我臭味相投的陳行。
2017年,屹立信和27年的「CD交易所」作古了。交易所三子成了大叔,黃紙仔不復見,我也沒有再逛信和了。

記得臨別時,Carl 接受訪問講過一段話幾有趣:「音樂就好似情人,唔會同你嘈交,唔會怪你差。人愈大,聽得愈多音樂,就好似識多個女朋友咁。就算你變心,鍾意咗第二隊樂隊、第二種格調,佢唔會嬲你而離開你。」我幾想駁嘴:仲有,你會令女友懷孕,好音樂只會令你自己耳朵懷孕,安全好多。

講咗咁耐,我都係想講,我懷念這些啟發過我的黃紙仔,猶如我懷念香港的 good old days。
日日loop咁多無温度的電腦字,不如睇下有歷練樂癡温馨推介他情人s的「大叔體」。男人的浪漫,何止豆腐火腩飯?Old school never gets old……

(陳行的「黃紙仔」專欄逢星期日文化者專頁刊出)
編按:唔好以為音樂情人有好多情人,我懷疑其貌不揚的陳先生仲係”處”………於尋覓初戀的階段。
撰文:鄭天儀
「The Culturist文化者」創辦人、大業藝術書店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