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香港人對屍體發現案不陌生,2018年至今,香港出現大量被遇溺、被肢解、甚或直接棄屍的案件,全部都有可疑。對,我說的是共享單車。在本屆香港國際攝影節的衛星展覽《小黃車 Yellow Bike》,本地影像藝術家黃海輝Chris用鏡頭拍下這大時代的遺物,共同見證閒置資源互惠共享的失敗。
共享單車2018年在香港興起,多間共享單車公司相繼出現,一街都是紅黃藍綠的單車,高峰期總數量高達26,000輛。GoBee.Bike作為香港共享單車業的第一滴血搶先「飲頭啖湯」,但風光不足兩天就被人發現有多部單車被扔落城門河,其後單車被惡意破壞的事件不絕於耳,凡是值錢的都遭拆走。時至今日多間共享單車公司宣佈結業,這些被國家譽為「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共享單車瞬間變成廢鐵。

家住港島的Chris,去年與兒女到馬鞍山石門騎單車,沿途發現一輛輛遭廢棄的小黃車,有的安祥地靠在路邊欄杆、有的淒楚地被棄置在草叢、有的悲壯地沉於河底。這樣的畫面讓黃海輝有很深的感受,於是構思拍攝一系列以小黃車做主題的照片,成為了本屆香港國際攝影節的衛星展覽《小黃車 Yellow Bike》。
在展覽當中有53張以小黃車為主題的作品,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植物、馬路及河流。當中有
從城門河裏打撈起來的小黃車,車架上生滿白色的微生物,淒冷地擱在路邊。雖然不時有其他單車經過,卻無人問津,整個畫面構成強烈的對比。當然,還是城門河底那張最經典。河裏面的小黃車在潮退才能露出頭來喘口氣,就如遇溺的人在求救,那張面容是多麼的可憐。


作品原本是橫式拍攝,但Chris將部分的相片裁至直立式相片再拼在覽場地生銹的門窗,借框架的鐵銹去襯托出孤獨感。展覽場地更設有一條時光隧道,讓觀眾了解共享單車的發展。在瞬息萬變的世代,共享單車作為一件產品或許有天會不敵時代巨輪而被淘法,雖然可惜但可以理解,但若然是有人刻意去扣減它的生命,還有談可惜的意義嗎?

《小黃車YELLOW BIKE》展覽
展覽日期:2020年5月1日至6月27日
展覽地點:The Hive(香港堅尼地城士美菲路12P號祥興工業大廈6樓 )
圖片授權:黃海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