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驅趕瘟疫而誕生的長洲太平清醮,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飄色及搶包山等活動均停辦一年,《包山》設計師之一的許諾 Enoch 說:「最初設計時香港正處於動盪的反修例運動之中,當時新冠肺炎仍未出現,我們只是想將包山祈求平安的原意帶給觀眾,祝福大家;巧合地今年太平清醮停辦,那我們便接力,希望我們的《包山》也能做到驅趕疫情的效果。」

純白的《包山》配合煙霧仿如蒸包的效果,加上每個包按下去都是軟綿綿的,反而勾起我小時候在點心車取包的回憶。《包山》原訂在米蘭設計周2020展出,但要將香港文化呈現於全球各國人士眼前,那麼能夠展現香港文化元素的,除了竹棚和彌敦道兩旁的霓虹大招牌外,包山最終成為了幾位香港室內設計協會設計師選擇的重點元素。
原來的《包山》
今次裝置版本的《包山》原意是希望觀眾能隨意走上去、坐下來或是躺下,但如今則要按大會防疫措施安排,Enoch 憶述:「最初構想時希望有互動元素,例如:踏中某個包就會噴煙。」起初設計團隊用了很長時間研究到底該以觸控還是其他模式觸發噴煙效果,如果是按鍵式又怕容易壞,他們更有研究過安裝一些感應器在包附近以觸發噴煙效果,最終因為成本問題改成定時噴煙效果。

互動元素則是希望吸引觀眾停留了解香港太平清醮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原先設計團隊更有安排短片解說。在技術方面,其實每個包都用了鐵枝獨立撐起來,結構有點像一個不規則鍵盤,形態則似是一群小山丘。的而且確原來的互動設計更具趣味,加上短片的部分亦無法呈現,令整個設計略有失色。

Enoch 亦有透露最初預想設計體積達120平方米,比如今的80平方米更是大了一半。最終《包山》的最高高度亦降低至大約1.8米,用包量亦降至9千個,反而恰好正正等於太平清醮真包山的用包量。
香港室內設計不侷限於窩居
或許由室內設計師設計裝置不少人都會感覺奇怪,其實只是大家未必太了解他們的專業。《包山》另一設計師何宗憲 Joey 指:「有一些其他地區的行家會認定香港室內設計師很擅長設計小空間或是窩居,甚至一般香港市民都以為我們專門做窩居設計,其實我們這一行的範圍很廣闊的,會參與設計不同的公共空間,也會設計劇院或是酒店,甚至學校都有機會。」
曾經有一段時間有香港室內設計師因為窩居設計屢獲國際大獎,例如:張智強 Gary,加上那些設計在外國非常流行,這點多少會被外國朋友定型, Joey 指作為同行也以此為榮,但他們除了窩居設計仍很努力讓外國朋友看見更多香港的好設計。
Joey 概括香港室內設計大致有兩類客戶,一類是商業客戶,他們一般對設計要求更前衛;另一類則是家居住屋客戶,對設計要求比較謹慎。
Enoch 補充:「反而本地人刻板印象更深,對於室內設計更保守,一來香港裝修成本貴,二來香港人習慣根據自己看過的設計給予意見,這兩點都引致香港人較少會嘗試未看到過的設計。」Enoch 坦言室內設計亦是空間設計,並非是填滿空間,不過香港空間太貴變相亦難以做到,這一點比較難改變。
「Re-edit Hong Kong Showcase」Re-edit 香港設計展現
日期:即日起至10月4日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8時
地點: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 元創方地面廣場
免費入場
撰文、攝影:余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