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美國制裁關係,同事們在構想:我們是否應該做一個「香港製造」系列?因為這樣《文化者》上下一起做了一連兩星期有關「made in Hong Kong」的故事。不過我們一向以文化藝術掛帥,在探討主題關係到出口的問題時,我們確實考慮到「made in Hong Kong」不單單是印上去出口品的事,而是刻在香港人骨子裏靈魂一隅的象徵,是我們對腳下這片土地的自豪。
談及香港藝術加上「made in Hong Kong」,我得出的答案是石家豪的〈稱身大廈〉系列。這個系列徹底吻合「香港製造」的靈魂象徵,我們都曾為一幢幢摩天大廈堆砌出繁華的東方之珠而自豪,這些仕女大樓都是「亞洲四小龍」歷史時代的見證人,同時代表着香港。


自2007年石家豪舉辦《女界》展覽後,工筆、建築加上人物畫彷彿成了石家豪的代名詞。兩年前,他自資又舉辦了《稱身大廈》個展,將象徵男性性徵的現代建築物變成晚裝裙,讓人物穿上,陰陽結合。



〈稱身大廈〉系列每一幅畫的角色都是特別就建築物本身塑造而成的人物形象,另外又有以1997年前後落成作區分的建築配搭,每一幅畫都讓我們常見的建築物各自訴說自己的香港故事。

撰文:余日一
分部作品取自石家豪個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