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陣子疫下禁足,追看Netflix 的《Emily in Paris》悶出鳥來,轉台看了蘇富比拍賣直播。朋友說我是工作狂,消閒都牢牢與工作掛勾。才不是呢!他有所不知,看拍賣直播既能長知識,又很能減壓治癒,是新興的話題節目。
自從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多家拍賣行甚至藝博會接連宣佈押後或取消活動,傳統拍賣巨賈利用發達的科技破斧沉舟,解決傳統線下競拍受阻的障礙,非常時期以非常方法加強藏家及藝術品愛好者的互動,紛紛研究及實踐人性化及別開生面的網上拍賣體驗。

有近三百年拍賣經驗,自然要走得比人前。蘇富比將傳統現場拍賣與科技應用二合為一,帶來真正多元互動的拍賣體驗,除了打破地域界限,同時也令拍賣這原本是上流社會的封閉式玩意兒,變得更親民、貼地和公開。聽專家說,今年六月底疫下的紐約拍賣,他們成功應用科技打破時區及地域的限制,標誌着一個傳統行業的里程碑。
某些重點拍品的拍賣,緊湊直逼動作電影,每位拍賣師有不同的形體動作和急口令語調,槌起槌落時猶如跳單人探戈,非常有觀賞性。至於旁邊接電話的專家團就更緊張了,他們左手電話、右手舉起,如鷹般看在場人士出價,為了替客人爭奪寶物,那種不一樣的忙碌也盡攝於鏡頭之內,他們的表情不比拍品遜色。

而穿插拍品中的輔助影片與圖片,又如極具資訊性的寰宇通識節目,娛樂性和知識性並重。縱然不是潛在買家或收藏家,世界各地人士也可以通過拍賣直播感染交投氣氛、猶如親歷舉槌現場、見證各範疇藝術品成交和締造天價,製造熱話….
撰文:鄭天儀(文化者創辦人、大業藝術書店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