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行山唔難、平時騎牛返工返學、出市區仲耐過飛一轉台灣、臭味薰天屯門河…」有關屯門的搞鬼迷思滿天飛,向來是網民愛吹水討論的話題。不過作為受邀參與藝術推廣辦事處「非凡!屯門河」公共藝術計劃的一位前屯門牛,藝術家陳韻淇 (Kay)眼裡看到的屯門,反而是實際的城區特性。

家庭多、小孩多、學校多、大自然生態更多… 通通是Kay對屯門的觀察。由N年前被稱呼新市鎮,到現在已經擁約50萬人口的社區,她看到自己曾經生活逾三十年的成長地,依然充滿著公民教育的需要——不論是對大自然的尊重、公共空間使用權利的認知,還是對能自由地追趕跑跳碰的玩樂空間的追求等,她均以這次一套三組的作品回應。

「我在意的是該地點的需要,而非我的需要;所以我會先思考其實屯門是一個怎樣的地方,需要一個怎樣的公共空間。」從街坊的角度思考,「還地於民」就是公共藝術,甚至公共空間的真諦… … Kay是這樣相信的。

因地制宜的公共藝術

現為產品設計師的Kay,其實也參與過不少紮根社區的永續設計項目,例如尖沙咀麼地道公園和荃灣二坡坊公園的公共藝術作品。透過作品讓原本不予重視的地方重新獲得注視,似乎是公共藝術存在的目標。「我想這只是比較基本的想法。每個地方設計的出發點都不同,要思考的是該處真正的需要。」Kay認為該著重的,是如何在空間上透過硬件和軟件配套相輔相成,豐富地方的意義:「例如置於尖沙咀的作品《文化後花園》著重文化創意價值,置於荃灣的作品則因地區特性而需要營造出緊密的社區感覺。」

藝術家 陳韻淇 (Kay)

所以當初得知能在地標屯門河旁邊創作,Kay照樣從社區特性出發分析其需要:「對我來說,屯門仍算是一個新市鎮。區內有很多家庭、小朋友多、學校也自然多…」從小的觀察,讓Kay很快就篤定這份公共藝術作品的導向,要以教育為目標。「大家都說我們是『屯門牛』,我就想到這裡確實有很多吸引的景色,希望能教育大家去欣賞屯門區的大自然生態,繼而愛護我們居住的地方。」這次的創作置於屯門河旁邊的蔡意橋花園,她還記得從前只是一塊雜草叢生的荒地,人流稀少;長大後重回成長地,讓她自覺肩負著使命感,希望創作能吸引街坊駐足,而且能從中受惠的設施。

鼓勵街坊接觸大自然

她選擇從較「易入口」的方式發展,以說故事的手法進行創作,貫穿整個教育和創意概念:「作品《河樹山家族》講述河、樹和山三隻紮根於蔡意橋花園的精靈,守護着屯門不同的大自然景物。」這是一組分成三區的藝術裝置。「河」是一組高低不一的藝術座椅,讓觀眾以不同角度欣賞河景,觀賞候鳥。Kay表示設計概念來自一直被視為「怨崩爛臭」的屯門河:「其實那裡的生態已經改變了很多,可以看到很多候鳥。引伸整個『河樹山』的概念,其實可以說三種精靈都在保護候鳥。」

Kay指該處原本設置的座位都面向馬路,可能就是這樣的設計令座椅欠缺被使用的誘因,未能「聚人」。沒有正面面向屯門河的座椅,其實十分可惜。這也是她和團隊決定以看台和階梯元素創作的初衷:「配合公園本身的設計,我們希望能創作出像瞭望台的設施。配合放上去的座椅,就能相輔相成地讓大家以更高的視點觀察雀鳥如何在河上生活。」作品其實早在第四波疫情爆發前已經啟用,結果不久後因應疫情被封起來。縱然如此,她笑言有不少市民在圍封期間到作品旁觀察,她也驚訝作品竟為蔡意橋花園帶來了意想不到的人流:「想不到真的鼓勵了更多人坐在河邊,可能街坊坐著看屯門河時,真的感到頗療癒吧。」

「樹」區設置在馬路旁,此區種有兩棵黃花風鈴木抗衡廢氣;她笑言同樣在旁擺放高低不一和幾何圖形的座椅裝置,是因為香港人常說要飛到日本賞花:「其實香港的氣候環境很適合種植花樹,黃花風鈴木就是其一。花期來臨時安坐於此賞花,也可以坐在花樹下進行各類型聯誼活動,享受一下這個空間應該是不錯的體驗。」而此區概念衍生自屯門的鷺鳥林,Kay表示希望讓人感受到屯門是被「樹」守護的家。說來語氣帶點感慨,原來跟之前在區內發生過的事有關:「這區域的目標是希望能達到『人樹共融』。曾有人投訴區內的樹令自己身體敏感,然後樹就被砍了;這些個案反映的,其實就是我們都不太懂如何跟大自然共處。」她直言常常以此事為教材,告訴小朋友人類和大自然能夠共存,而且樹木是協助人類生活的夥伴。

公共空間的意義?

正如城市人喜歡行山,也是因為相信大自然能提供我們都市裡缺乏的清新空氣。「對屯門人來說,要行山『的確唔難』。」青山是屯門區內標誌性的一座山,Kay便取其外形景觀,打造成一座座迷你山丘裝置,讓孩子在山丘上休息暢玩。值得一提的是,據知裝置下的原貌並非現在所看到的草地,而是麥冬類的植物;經過與承建商幾個月來的斡旋,Kay最後總算為區內小孩爭取到一塊在馬路旁「打滾」的綠色小天地。

Kay在創作過程裡希望盡量為使用者爭取最好的,因為她仍秉持從事公共藝術的宗旨——當區居民需要向來都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考慮到這次為非短期性的項目,Kay選擇以金屬、橡膠和人造石等物料創作;盡量以「襟用」為前提,同時也希望能滿足不同持分者的需要:「選用的物料耐用又便於清潔,能減少公園管理者的擔憂;在使用者的角度來說,簡單如舖在地上的軟膠粒也是為安全著想,盡量減低小朋友在玩耍過程中受傷的機會。」她又以「河」和「樹」兩組作品為例,說明如何從設計裡實踐共融:「有些座椅並非沿著整張桌子而建的,形狀有些『岩巉』;然而那些缺口,其實是讓輪椅停泊的位置,讓傷健人士也可享用設施。」無障礙設施在於屯門區來說十分重要,因為區內設有不少特殊學校:「它帶來的反思在於,我們建設公園的時候除了設置無障礙空間和通道;是否也要想辦法令傷健和健康的小朋友能一同享樂?」作品務求為不同持分者們帶來禆益,公共空間的定義,似乎仍有被深掘討論的空間和可能性。

深耕細作 為了未來的主人翁

除了公共空間,Kay認為任何議題都需要繼續深耕細作。因為將來社會環境的使用者,正正是現在的小孩。未來主人翁享用怎樣的成果,正正取決於我們現在播下怎樣的種子。

Kay坦言都市的現代化發展對大自然的災害是無法挽回的。能做的,就唯有盡力以各種方式進行公眾教育,這次的創作是其中一種。

這正是Kay在創作裡多次強調以教育作為目標的原因,所以除了這次的公共藝術作品,亦有即將推出的繪本理順故事脈絡;Kay甚至在正式為作品埋頭苦幹前,先走進屯門社區與「目標群眾」交流。然而她並非直接接觸像小朋友這類「潛在使用者」,反而她與本地木工合作,進入學校為中學生舉行工作坊。Kay教導學生製作積木,想像它們為社區內的公共設施:「他們的任務是要製作一款桌遊,就如設計一個公共空間那樣;思考過程中,他們會學習如何平衡一個公共空間裡,不同持分者的需要。」Kay直言整副桌遊未必有爆破性的創意或者完善的設計,但她相信整個學習創作的過程中,學生均經歷過很多次針對議題背後的思考,才總結成一副桌遊。

能拿上手把玩的、形形色色的積木,就如她創作《河樹山家族》所使用高低不一的幾何形狀裝置;沒有距離感的外形,讓年輕的學生們對看似高不可攀的「建築」和「設計」,產生了不一樣的想像:「《河樹山家族》讓街坊能以不同角度觀察屯門河的狀況,有時甚至能看到河裡的候鳥如何吃魚… 不同高度的坐法能讓裝置發揮不同的功能,亦能讓人們看到不一樣的景觀。」Kay希望讓學生先理解公共空間設計硬件背後的原理,有關技術層面的知識是可以後補的:「他們也許會明白,要設計出平衡不同街坊需要的設施,其實並不是說需要修讀建築,擁有多深的知識根底才有資格討論。」

「我們需要由底層研究,使用者真正的需要是甚麼;甚至最好的,是與他們一起構思和合作,從而帶動他們多點使用公共空間的習慣。」Kay相信由下而上的方法介入設計 ,是最能發揮公共空間效能的做法。除了透過社福機構進行公眾連結以掌握街坊需要,更為理想是擁有駐區設計師度身訂造公共空間。

「很多人都質疑為何坊間的公共空間『得個擺字』,沒法吸引人使用它。我想最主要是因為沒有緊貼市民的真實需要。」公共空間設計背後的公共性,就是在於假設每個人都應該、而且有資格理解。這四字承載的意義,是如此的直接易懂。

撰文:熊天賜
圖片由藝術推廣辦事處提供

//
「非凡!屯門河」公共藝術計劃涵蓋六組作品,包括雕塑、城市家具、編織藝術及含音樂元素的互動裝置。參展藝術家包括陳濬人、陳韻淇、羅曉騰、黃卓健、耳製涼房(鄭淑宜及梁嘉賢)及La Belle Époque(吳斯翹及張慧敏)。展出地點分佈在屯門河畔公園、蔡意橋花園、青賢花園及杯渡路(南)休憩花園。藝術推廣辦事處館長羅欣欣直言有信心計劃能為屯門社區注入新動力:「希望透過藝術凝聚社區,令當區居民為自己的社區感到自豪;同時增加區外人對屯門的好奇心,藉此認識更多屯門區的特色。」
//
最新動態:「我地藝術」Facebook @apo.artOUR  /  Instagram @artour_insitu
計劃詳情:https://www.lcsd.gov.hk/CE/Museum/APO/zh_TW/web/apo/viva_river.html
//
雖然疫情肆虐,然而安坐家中仍有機會欣賞作品和屯門河兩岸風景;觀眾現可參與「非凡!屯門河」虛擬導覽 ,以360º全方位體驗形式參觀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