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經典的電影作品曾因各種原因於公映前被列為「禁片」。遠至80年代由許鞍華執導、以漂泊逃亡海外的越南華人為題材的《投奔怒海》,近至2017年成為金像獎最大贏家、以香港90年代「三大賊王」作藍本的《樹大招風》,都曾因含涉及敏感議題而成為忌諱的內地禁片。
放眼國際,不少爭議性的外國電影也曾因各種阻礙而被逼「擱置」,甚至只餘下殘缺的片段,直到近年才重新拷貝、剪輯及整理好,得以「重生」。「M+ 網上放映︰擱置與重生」的第二輪放映活動將於5月6日至16日舉行,主題圍繞着「中斷的影像」,呈現出上世紀電影人流傳予後世的作品,透過不同的時代故事,啟發公眾深思與現今社會之間的關連,發掘創作的可能性。活動將放映4齣電影,包括《無關痛癢的事件》、《拍不完的電影》、《伊朗電影︰消失的一章》及《金映歲月》。
《伊朗電影︰消失的一章》為是次的放映重點之一,你能想像半世紀之前,穿短裙、開派對及聽搖滾音樂,對伊朗女性來說是平常不過的事情嗎?想當年伊朗還是個自由的國度,電影產業發展蓬勃,在60-70年代間更出產了逾千部電影,題材廣泛至由女性角度出發的愛情片,到低成本翻拍外國片,都應有盡有,這些通俗電影泛稱為「filmfarsi」。
直到1979年發生伊斯蘭革命,整個國家經歷天翻地覆的改變,有激進的宗教信徒認為電影導致道德腐敗,繼而焚燒多家戲院,政府更禁映了約2000部電影,電影業受到嚴重打壓。近年,生於伊朗、居倫敦的導演艾山.賀殊巴克從私人珍藏的VHS錄影帶中擷取片段,並剪輯成《伊》這部隨筆式紀錄片,向大眾呈現出舊時「載歌載舞,不乏色情暴力」的伊朗電影印記,幫助這一段過去的歷史「重見天日」。
除了《伊》之外,《金映歲月》也不容錯過。柬埔寨電影曾經輝煌一時,卻隨着赤柬政權於1975年展開大屠殺而零落殆盡。赤柬統治下,電影被視為資產階級底下的罪惡產物,許多電影人慘遭殺害,無數電影被銷毀,只餘幾十齣僥倖避過浩劫。在法國出生及成長的柬埔寨導演周戴維,外公曾是柬埔寨電影黃金時代的著名監製。周導在大學畢業後回到柬埔寨尋根,決心走訪多個地方,訪問當年倖存的電影人和觀眾,憑着整理各人的口述歷史、舊廣告、聲帶,重現當年的流金歲月。
此外,40年來一直未有機會面世、強調公民抗爭意識的《無關痛癢的事件》,以及拼湊出阿根廷獨裁統治時期片段的《拍不完的電影》,亦會於是次的放映活動上映。如想觀賞這些精彩的電影作品,就記得登記領取戲票。
網上放映另設多場座談會,將探討與選映電影相關的主題與概念。
「M+ 網上放映︰擱置與重生」之第二部分「中斷的影像」
日期:2021年5月6日至16日
詳情:https://mplus.org/3uEWTjR
費用:免費,須預先網上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