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我們問得最多的問題,也許是「家」是甚麼。疫情下挑戰重重的一年,顛覆了我們對「家」的想像,種種不確定讓人無所適從,人們在去留之間進退失據。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傳意設計學系同學趁著這個時間,仔細地觀察、紀錄,舉行《生活痕跡》展覽,重新定位他們的家。

從作品可見,同學對「家」的表達各異。有人以家中的耗電量和洗澡時間為題,邀請觀眾透過觀察這些數據,了解居家者的習慣;有人透過就相片和舊物,重組記憶中的家;有人透過裝置和其他媒介,描繪理想中「家」的模樣。作品既紀錄了「家」所牽引的各種甜酸苦辣,也呈現了香港獨有的居住環境對居住者的影響。

此次展覽分成四個區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片段」區域,由 43 段短片組成,以每天一秒、持續三十天的形式,紀錄家的模樣,觀眾細看之下,有如獲邀到不同的家作客,並在形形色色的家中,找到共鳴。其中一位創作人陳思琦的作品《每天的沐浴露》連續三十天紀錄家裡沐浴露的「水位」變化。她說:「沐浴露慢慢的減少,就像每一日的過去,因為我們每日都在消耗它,那就是生活痕跡。」策展人何美玲的影片《再見黎明》則呈現了每天黎明的狀況,其中不無唏噓:「當我知道快要搬走了,心裡很想留住窗外美好的景色,因此就每天早起,嘗試拍攝這條影片。」

展期還剩下三天,大家不妨把握機會,分享同學們對家的看法。

《生活痕跡》展覽

日期:三月十日至四月十五日
地點: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香港新界將軍澳調景嶺景嶺路3號 ( 港鐵調景嶺站A2出口 )
開放時間:上午十時至下午八時
費用:免費入場
登記:https://www.eventbrite.hk/e/traces-of-life-exhibition-tickets-14560070663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