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家庭、生活…… 問題天天都多,每朝醒來都要面對新挑戰,是城市人的日常。當難關接連湧至,你會相信逃避可恥但有用、把其視而不見;還是勇往直前,天塌下來「當被冚」?當你感到無力軟弱,切記不怪宿命。當代舞蹈先驅William Forsythe的裝置作品《無處又遍處(二)》,或許能給我們點點勇氣和啟發,繼續迎難而上。

懸掛着逾數百個擺錘的場地,既壯觀而具儀式感。幾百條繩子一端綁上擺錘,另一端則掛在連接電腦程式和空氣壓縮機的框架。甫步進擺錘迷宮陣中,15個框架上的擺錘會隨電腦設定的方向、速度和幅度而擺動。在每場時限90分鐘之內,擺錘時快時慢、時大時細,上一秒還是擺向左方,下一秒已可能擺向右方。

讓人捉摸不透的危機感,使人為躲避擺錘而需要左閃右避;初時還不習慣,「一仆一碌」少不免;漸漸掌握節奏,時伸出左手平衡身體、時收起右手避開擺錘來襲;左腳旋轉、右腳定點,慢慢走出漂亮的步伐,繼而成為只屬每個人、僅此一次而不能重來的即興形體創作。「不論你自覺或不自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選擇怎麼做才能帶來好的後果。這個世界卻從來都不似你預期。所以這個裝置模擬參加者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進行中的計算和預測,如何克服各種未知。 」Forsythe坦言裝置主題,就是關於遠離社會上各種痛苦,鼓勵觀眾不要被其擊倒。一步難時一步佳,其實正是我們人生的寫照。

《無處又遍處》最初於毗鄰紐約High Line的空置大廈面世,後來進化成各個版本在不同類型的場地展出,包括以現代主義風格見稱、由發電廠渦輪機室改建而成的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及威尼斯雙年展逾600年歷史的軍器庫展區等。

William Forsythe擅長打破古典芭蕾的前設,近半世紀以來創作的舞蹈、影像及視覺藝術,均表現其獨特大膽的風格。《無處又遍處(二)》今次於全港最大的黑盒劇場──自由空間大盒展出的為亞洲首展,同場將播放三齣Forsythe的舞蹈錄像《Alignigung》(2016)、《Lectures from Improvisation Technologies》(2011)及《Solo》(1997),介紹這位當代芭蕾大師如何用身體探索舞蹈。

//

展期來到最後一週,把握機會旋轉跳躍、舞動出自己的步伐!

//

勞力士呈獻:威廉.科西《無處又遍處(二)》
日期:2021年7月4至19日(星期日至一)
地點: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自由空間大盒及盒仔
時間及票價等詳細資訊:https://wk.org.hk/3hXBCwT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