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部屋,位於日本新潟縣中魚沼郡津南町。(圖片來源:Kioku Keizo)

藝術家千辛萬苦地創作,無非是想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夠面世和得到觀眾欣賞,但偏偏這兩樣看似理所當然的結局,林東鵬都無法親身見證。這是疫情下的新日常,為了在香港也能完成設置於日本的展覽,他索性把作品劏開一半,半現實半幻想。

林東鵬的作品《半步屋》在今年7月開始在日本津南町展出,是「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21—香港部屋」三年計劃的第一年作品。

他與11名以實習生身分參與香港部屋計劃的香港大學藝術學系學生,在構思、資料搜集、買材料、實際創作、甚至展覽開幕等等都是遙距進行。林東鵬將香港部屋內部分了一半,一半放滿畫作、文字、影像、音樂等不同媒介的作品,向觀眾展示他對津南的想象及港日之間的交流;另一半則留白,讓觀眾自行想象,再把另一半填滿,「屋是否能變成家?每個人都可以貢獻自己的意思,構成《半步屋》。」

文化不同 卻不失共鳴

11名實習生分成六組,每組在已構思好的六個創作元素下再拍攝短片,本想以日本電視節目風格展現,讓觀眾在踏進《半步屋》時,有回家看電視的感覺,但卻因太習慣港式的風格而未能做到完全相似,林東鵬覺得這是正常不過:「做創作都有自己的社會文化烙印在心。」最後短片以港日風格混合,反而更能見到兩地異同,令觀眾可以有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這次作品,有關文字的故事有很多。眾所周知日本除了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外,他們還保留漢字的使用。實習生們其中一個節目叫《文字逍遙遊》,講述日本現在流行使用偽中國語對話,文句省略平假名和片假名,只用漢字溝通。「帶着半個你熟悉的文化去認識另半個你不熟悉的文化。」林東鵬認為這是文化交流最有趣的地方,我們不會完全理解對方,但我們總能在別人的文化上找到共鳴。 他在做文字創作時,因不擅長日語而要靠漢字去捕捉意思,譬如以「海月」直接形容水母這種生物,他覺得很有意象,「他們會叫水母做海月,海中的月亮。」

林東鵬對「海月」這個日文漢字的印象特別深刻。

他還特地請翻譯員把他所寫的字句,譯成日文時把字句混合中文句式,令兩地觀眾都對句式一知半解,大致明白意思,但又不會完全肯定,形成互相對意思猜想的微妙交流。

疫境改變思想與慣常

在疫情未爆發時,林東鵬曾經想帶一班香港年輕人到津南,這必定會是個很好玩的碰撞。「我也是年輕人,沒有正式統計過,但十歲以上、六十歲以下這個範圍的年齡層在那裏相對是較少的。」津南很多年輕人都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到大城市工作去了,林東鵬希望《半步屋》可以把他們帶回家鄉,他在香港部屋外部掛了一張標語海報,寫着「在鄉,呼吸自由」,回到家鄉,再次呼吸到自由的空氣。同時香港人卻因為離不開自己的家鄉,很想重獲自由,逃離去別人的家鄉。林東鵬再次思考一個問題,屋不一定等如家,若想逃離家鄉,自己理想中的家鄉又是怎樣的呢?

津南的冬天很漫長,捱過冬天,夏天就能好好享受。(圖片來源:Kioku Keizo)

疫情改變了你我的生活習慣,實體活動都變成網上進行,問到最後成品是否能達到林東鵬的想象?他不禁慨嘆:「其實直至現在,我都只有想象。」林東鵬認為當現在的趨勢是虛擬展,人就會重拾想看實體展的慾望,「好像發明了原子筆一樣,寫毛筆就變得好像很有藝術風格了。」有時我們看實體展也不完全只看作品,反而只想漫無目的地待在一個空間放空遊魂,而空間又會令你有更多想象,這些都是虛擬展做不到的。他覺得虛擬世界將所有事物磨平,在實體展他會更着重物料的質地,想藉着質地給觀眾虛擬展沒有的體驗。

話雖如此,他並沒有完全否定虛擬展:「很多八、九十年代香港的實體創作流傳不了,現在數碼化就比較容易保存。」縱使虛擬展不能取替實體展,但它可以留下一份紀錄,讓後世的人可以了解我們這一代的作品。

「虛擬展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是一個缺陷。」實習生Cherry認為看展少不免會有機會看不明白,但在虛擬展就連問的機會也沒有。Cherry覺得藝術歷史是一個延續,「現在叫當代藝術,但將來都會變成藝術歷史。」所以她認為記錄香港的藝術歷史變得更為重要。

面對世界 好好創作

創作本來就經常有很多不確定性,一個完全的遙距創作,一定比在地創作困難得多,實習生Adrian本來期待可以親臨現場,但因疫情使他們妥協,只能留在本地進行遙距創作。他坦言,「疫情意外地為整個創作設下了框架,我們需要及時應對這個變化,不過我覺得創作是可以改變的,不要被限死在一個範圍之中,只要跟着自己的步伐去創作就可以了。」

旁邊的林東鵬也點頭,認為懂得面對才是做創作最重要的一環,「我們戰勝不了大環境,《半步屋》嘛,大家怎樣都要走這半步,創作的本質就是這樣,並非設定好所有事情再去做,創作大部份都要面對未知,適當時作出改變,亦要懂得堅持,堅守自己的創作立場。」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21 — 香港部屋 《半步屋》
展覽日期:即日至10月31日(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開放)
地點:香港部屋
地址:日本新潟縣中魚沼郡津南町大字上鄉宮野原 29 – 4(香港ハウス)
開放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360°虛擬導覽及香港大學藝術學系學生製作的短片:https://www.lcsd.gov.hk/CE/Museum/APO/HKH2021/VR/

撰文:陳恩慈
攝影:廖偉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