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設計本來就蘊藏獨有的視角文化,有人把它當成綾羅綢緞,傾盡心血去記錄;有人逆流發起字體革命,盡力留住它們昔日輝煌的證據;有人以創新為字體文化續命; 有人化身造字匠,設計出具時代感的字體語言。字體的本身就是種浪漫的表現。

早前香港字體設計師許瀚文成功為其新作「空明朝體」募資,而近日台灣新世代字型設計與推廣教育團隊「Justfont」亦正式宣佈展開「蘭陽明體」的創作計劃,添入如水般婉轉流動的氣質,製作出能夠打破美感慣性而富典雅韻味的字體。為因應不同情境與需求,字體將分別有六種不同粗細。「蘭陽明體」在台獲多方青睞,更會作為公車捷運詩文所用。

「明體」總是姓「新細」
「明體」使用率最高的無疑是「新細明體」。然而,設計總監林霞領銜表示「明體」有現代人所需要的「書寫的情感、詩意的懷想」,希望能為明體加入雕版印刷的質感,創造更為溫暖浪漫的樣貌。因此即使明瞭明體字設計已進入飽和狀態,創作團體仍想推陳出新,大膽挑戰明體字的可能性。

字型設計不乏工藝性,要令設計更富韻味就必須增添情感。字體以林霞的家鄉——宜蘭命名。宜蘭山鄉天然湧泉豐沛,而其中的水景建構出宜蘭與當中居民的生活,由海潮到溪流、綿綿細雨到溝渠、東岳湧泉到蘭陽溪,一一都啟發了她:「水的流動與變化,使我了解事物不必然會依照我們既定的印象。」最好的靈感總來自身邊。
於是蘭陽明體就有了婉轉流動的氣質。「蘭陽明體」將於今年十月底展開群眾集資。

(圖片來自蘭陽明體官方網站)
相關文章:
【從字體保育到設計】監獄體保育革命 守護快將褪去的文化和記憶:https://wp.me/p9oTr7-60a
【由字體保育到設計】這個時代需要有這種語氣:https://wp.me/p9oTr7-68D
【由字體保育到設計】保育被動? 用創新賦予北魏體第二生命:https://wp.me/p9oTr7-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