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很危險,有恐懼太合理。例如疫情陰魂不散,有人驚慌;又例如訪問爵士樂(Jazz)結他手張駿豪(Teriver)當日,姜濤開工體力不支暈倒,也有很多人驚慌。Teriver說:「我發覺身邊很多人,這個說腰酸背痛,那個又活得不開心。」身病心病都太多,「希望大家未像我這麼病重時,開始照顧自己。」 

他是第四期肺癌病人,慶幸暫離鬼門關,還有氣有力策劃《頃刻.當下——爵士樂心靈之旅》(下稱《頃刻.當下》)音樂演出。演出名副其實以Jazz,讓人感受如何「回到當下」。「我患病後多接觸了正念(mindfulness)體驗,能幫我活在當下,別被恐懼佔據內心,不要常常想著幾時死。今次演出也以正念為方向,Jazz的即興演奏,本身就很忠於當下一刻。」  

訪問當天,《頃刻.當下》工作坊正準備舉行,場地鋪了乾花瓣和石頭,聞到花香已令人放鬆心情。

沒宗教意味 專注當下音樂

《頃刻.當下》有一系列演出,早前已完成兩場工作坊,分別以冥想和茶藝結合Jazz即興演奏,另有兩場音樂會即將舉行。關於正念,Jazz界有段經典事跡,是大師樂手Herbie Hancock和Buster Williams的往事。70年代他們與眾樂手在西雅圖演出,「有天大家似乎宿醉了,後生嘛,巡演時會去party,我好明。」Teriver說:「我年輕時都飲酒飲到傻!」那天人人不在狀態,Buster的演奏卻大放異彩,聽哭了觀眾。「他彈了一段Bass的前奏,喚醒了所有人。當時他開始接觸佛學,有念誦習慣,注重自己當下的狀況,令生命和音樂上都起了變化。Herbie知道後,想從音樂出發去了解多些,後來他也信佛了。」

對於Teriver,以上故事不關乎宗教,也不神化,重點是在當下創作感人的音樂體驗,這亦是《頃刻.當下》的概念。「我沒宗教信仰,演出也不是談宗教的。 我想創造一個空間,讓觀眾專注當下的音樂,至少看演出時,不被其他思緒纏繞。然後你會覺察,靜下來原來很舒服。」

訪問時,他正準備當晚的工作坊。場地放有木製的繩結形裝置,如果糾結的思緒有形狀,大概就是這樣子,作品出自繩結設計師蕭俞(Zoe)。Zoe不乏Jazz迷朋友:「是有一班人愛聽的,但感覺Jazz在香港仍是較冷門。」所以她欣賞《頃刻.當下》結合正念體驗和Jazz:「真的可以拉闊觀眾群。」Teriver笑:「我想努力吸引Mirror粉絲來聽Jazz㗎!」

繩結設計師Zoe創作的大型木製裝置。
Teriver來自音樂界,Zoe來自繩結設計界,Jazz令他們大纜都扯得埋。

慢下來  用幾分鐘感受一粒音

將於9月22日舉行的音樂會分日夜兩場,日場陣容有「年輕伙子爵士團」、「光仔與樂隊」和「Loop_pool」。他眼中的光仔與樂隊,是「充滿現代聲音的fusion組合」:「很多樂手雖然年輕,但已獨當一面,譬如將和光仔與樂隊合奏的鋼琴手張貝芝(Joyce),就很有名氣。」音樂會夜場則有「雷柏熹爵士大樂團」打頭炮,再由Teriver和他創辦的「瞬.樂團」接力演出。雷柏熹(Patrick)固然是Jazz界紅人,「今次他的樂團更加入了中樂元素。無獨有偶,兩場音樂會都有這種特別的中西合作,例如在年輕伙子爵士團中,有小提琴、口琴、二胡和嗩吶等。我估全世界沒哪個團,有如此有趣的樂器組合!而我的瞬.樂團就有Jazz、古箏和弦樂四重奏等,現場還有一位現代舞者演出。」

人才濟濟的年輕伙子爵士團。

視覺上似乎也沒冷場,音樂會有影像投射:「舞台上有兩個長條形的投影,分別以一些抽象的影像,表達『一秒前』和『一秒後』的狀態。樂手身處兩個投影中間,意思是每個當下的時刻,我們都在創作。」出盡法寶想你體會「回到當下」有多重要,無非因他有切膚之痛,針已拮到肉。Teriver不是煙民,去年確診肺癌時,醫生那個搖頭,像告訴他人生不會有未來:「但我不信邪。」

他繼續找方法治療,近半年試了新藥,情況才穩定下來。大病好轉後,他覺得相對生死:「人生沒什麼難事,想練音樂就練,拿不拿獎沒所謂,我純粹在感受每一日。」Teriver是公認達國際級水準的Jazz結他手,也是作曲家,以往半隻腳踏在主流樂壇,曾任演唱會音樂總監,又在大學做客席講師推廣Jazz。「現在工作大減了,病後最大改變,是慢下來。」甚至在《頃刻.當下》音樂會,他形容自己的作品,會「用幾分鐘去感受一粒音」的。

Teriver百足咁多爪,將Jazz帶進不同界別。他(右一)是樂隊R.O.O.T.的結他手,去年樂隊更獲得「叱咤樂壇生力軍銀獎」。

6歲學鋼琴,15歲學結他,大學在美國修讀Jazz的專門學系,Teriver少時大概沒想過,今日會以正念玩Jazz?「完全沒想過!也沒想到自己現在天天做瑜伽。」日後音樂上會如何,他沒想太多:「首先希望能繼續生存。」正所謂,「人無事先做到世界冠軍」。

Teriver在《頃刻.當下》音樂會演奏時,舞者楊凱霖會表演現代舞,兩人演出前不時交流練習。

「頃刻.當下——爵士樂心靈之旅」音樂會
日期:9月22日(三)
時間:日場 3pm/夜場 7:30pm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票價:$340/$240/$160
節目詳情:https://bit.ly/3l4myiH
購票:城市售票網

採訪、撰文:凌梓鎏
攝影:凌梓鎏、@cemwi(部份圖片由康文署及受訪者提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