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的重點是說出真相,正如一場冒險,重點並非在於我演出前已知道的事物,而是過程中我探索出來的東西。」

——威廉・赫特(William Hurt)

奧斯卡影帝威廉・赫特(William Hurt)美國時間周日(13日)於俄勒岡州波特蘭的家中逝世,享年71歲,距離其72歲生日僅一星期。

赫特早年活躍於百老匯劇場,1980年踏入影壇,之後憑《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man)成名,他在電影中飾演一名同性戀犯人,以精湛演技橫掃康城影展、奧斯卡金像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影帝殊榮。後來赫特再以《無言的愛》(Children of a Lesser God, 1986)、《富貴浮雲》(Broadcast News, 1987)、《暴力效應》(A History of Violence, 2005)三度獲奧斯卡獎項提名,更在1989年以《稀客》(The Accidental Tourist)奪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外語片男演員獎。

赫特在1980年代聲名大噪,惟在1990年代後開始轉為擔任配角,持續在荷里活影壇中耕耘,並勇於挑戰怪誕與不尋常的角色,例如在活地・亞倫(Woody Allen)執導的《拾夢情真》(Alice)中飾演富有而冷漠的丈夫,以及在溫達斯(Wim Wenders)擔任導演的《明日世界終結時》(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飾演一名科學家的兒子,嘗試製造一個讓盲人看得見東西的攝影機。

近年他多次參演Marvel電影而為年輕觀眾熟知,最初在2008年上映的《新變形俠醫》(The Incredible Hulk)中登場,飾演雷霆・羅斯將軍(Thunderbolt Ross)一角,見證布魯斯・班納博士變成The Hulk,並為了利用其超能力作武器而到處追捕他。此後,赫特以美國國務卿Thaddeus Ross的身份出現在一系列的《復仇者聯盟》電影中,包括《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 2016)、《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 2018)、《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 2019)與《黑寡婦》(Black Widow, 2021)。

赫特執於探索表演的意義,雖然他曾屢獲奧斯卡金像獎,卻認為這與他的演藝目標背道而馳,容易令演員被孤立和定型:「我想做演員,所以很迷茫,直到現時偶爾還是覺得很迷茫。」他又曾在訪問中談及表演的重點在於說出真相,「重點並非在於我演出前已知道的事物,而是過程中我探索出來的東西。」

赫特在2018年曾透露患有晚期前列腺癌,但在多家傳媒引述其兒子威爾發表的聲明中,僅表示赫特是在自然情況下於家中平靜逝世,而沒提及是否與此疾病有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