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完Chill Club後捱累再看《聲生不息》,驚嘆TVB製作出美麗新香港所需要的歌唱節目,有感而發分享一下。
《聲生不息》是TVB與內地芒果TV合辦的音樂節目,節目邀請了16組兩地歌手參與,由於用上《我是歌手》原班人馬炮製,所以兩者基本上格調一致,觀眾無啦啦擘大個口、感動流涕的細緻動作也有精彩還原。
話說在前,香港版與芒果TV版不同,芒果TV基本上是順序,風水輪流轉,反而香港版部分內容經過裁剪(尾段有歌手演出更只刪剩幾句),例如香港版王祖藍的身份是主持,並非金曲推薦人,香港版會打贊助商格仔(似乎對700萬人市場無興趣?),香港版也沒有湖南省委宣傳部領導人的致辭,比較少「我來自中國香港」等句子,而我是看芒果TV全版。
點解要睇呢?你可以說是看看經已逝去的香港到底還有甚麼面貌,又或者看看新香港下,內地人融入香港的新方式。
節目中可看到部分歌手粵語水平強差人意(例如唏噓變「閪」噓),但仍努力練習咬字,讓人欽敬欽敬那些「新港樂」;自言「粵語水平沒到廣西」的東北人李健唱出似模似樣的改編版《沉默是金》,就是一個例子,李健有唱粵語已經加分,始終羅湖關口還在,過了關,這種潛移默化的語感還是有的,唱港樂很自然就唱粵語;而內地人也很敬佩毛不易,猜他這位東北人,粵語發音竟然這麼標準,必然下了一番功夫。
但只可惜,內地女歌手安琦竟然沒唱粵語,有微博「同胞」看不過眼,批評她走錯場,有內地人甚至批評「湖南衛視《聲生不息》毀我粵語歌,找幾個內地歌手,學幾句粵語就上台了」,指責節目傳遞出沒粵語「卡拉也要OK」的錯誤訊息,有待官方修正。
事實上,從早前節目預告有「林鄭」出現,已知節目並非《我是歌手》,而是「國家的歌手」。節目播出後,有內地人如此評價:「每一位歌手都知道,自己是來做什麼的。25th。好歌獻給您。大灣區,卡拉永遠OK。於是,大家都在努力歌頌,努力表現自己的情感鏈接。」
不過官家看戲,戲也要精彩才行,精彩位有幾個,林子祥輸俾老婆葉蒨文係其中一個。筆者也不年輕,情感上半生留在舊香港,聽聽林子祥與葉蒨文懷舊金曲夜也可以,但很明顯那只是懷舊。林子祥強調自己在港樂的歷史上「還活著」,可能就是上一代「樂壇」未死,只是搬竇的意思。
林子祥兩公婆精彩在於春晚相聲式的演出,夫婦之間,好男人就得忍讓,太太勝了也不能太強,要慰問老公一番;節目中,葉倩文去了一趟男歌手那邊,看看林子祥有沒有睡著,兩人又相擁又講兩句英文。可知道,林子祥「懷自信永不怕夜航,到困倦我自彈自唱」,而且「男兒當自強」,用生命去唱歌的人,在歌唱節目應該興奮,怎可能會悶到睡著呢?除非不是自願參加⋯看林子祥一臉無奈和「躺平」的神情,實在令人心酸。
另一精彩位是,楊千嬅唱的《無條件》成為勝隊入圍金曲時,第一句就感謝陳奕迅。可知道,早前一單假新聞,令全城都擔心陳奕迅到底夠唔夠錢用。楊千嬅雖然曾經覺得「獅子座比較麻煩」,但在這個國家當前的大節目《聲生不息》,領獎第一句還是提拔了陳奕迅一下,讓陳奕迅這張「CD也可以行走」,在國內行走江湖;兩人當年的情誼,也是我們熟知的港樂「港星」的歷史了,點講都好,楊千嬅在劇集《百分百感覺》中,都幫陳奕迅抹過肚臍。
《聲生不息》真乃美麗新香港所需,有包容,有融合,有諒解;有林曉峰的其實我真的是來唱歌;也有曾比特的我來證明我的選擇;也有最後賽果打和super的獎門人傳統;更難堪是中港融合大合唱Beyond 的《海闊天空》(還播出已逝的家駒舊片段),告訴世人:回不去了。
今天「港樂」不能再super,原來局數打和,還是要計分,最終計分不是計局數,認真耐人尋味,不過耐人尋味的態度,可能也是香港人的生活所需,只是《聲生不息》中,幾乎沒有重新上路並早已人才輩出的香港廣東歌。聲無小而不聞,聲生「道法自然」,有聚有合,人人本應皆可發聲,但要搞清楚,箇中所不息的,到底是誰的不合時宜,或者是誰的意氣。
撰文:佟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