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教授」的音樂大師坂本龍一亦有參與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但你在藝術家名單上不會看見他的名字,因為他是以 Dumb Type 成員身分,主理今年位於 Giardini 的日本館展覽。
卻說 Dumb Type 在藝術界也是無人不識。這個團體本來由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學生於 1984 年創立,沒有固定成員與領袖。今次參展者除坂本⿓⼀外,就還有⾼⾕史郎、古舘健、濱哲史、⽩⽊良、原摩利彦、泊博雅、南琢也、空⾥⾹和⾼⾕桜⼦等。

Dumb Type 之所以叫 Dumb Type(中譯《蠢蛋一族》),是因為團隊成員嫌惡社會科層制度與科學理性主義,因此索性讓自己當一個傻瓜。其作品主要以裝置、錄像與表演為主,往往觸及敏感議題。例如其名作 S/N (1992-96),就是透過表演,結合文字、影像與光影效果,講述 Dumb Type 當年主要成員古橋悌二 (1960-1995) 患愛滋病的經驗,以及對死亡的省思。

Dumb Type,《2020》,2020
Performance at ROHM Theatre Kyoto
©Dumb Type
photo: Kazuo Fukunaga
photo courtesy of the artist

Dumb Type,《TRACE/REACT II》,2020
Video installation, 10m × 10m × H6m、
Installation view from the exhibition ‘Dumb Type | Actions + Reflections’ at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okyo, 2019-20
©Dumb Type
photo: Kazuo Fukunaga
photo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今次這班傻瓜要介入的,就是「後真相」時代。在「吹水當飯食」的世界,展覽採用了一個極其平實的名字﹕《2022》。(他們在 2020 年的作品,也叫《2020》)。藝術家在展場精心布置了四面旋轉的鏡,透過激光反射將一組文字投射牆上——那是來自 1850 年代一本地理教科書的內容。閱讀文字的聲音,則透過不斷變換方向的定向喇叭播出,營造出訊息如箭四方八面射來的效果。與此同時,在這個充斥著論述的空間,中心卻是甚麼也沒有﹕展場中間是個空洞,觀眾甚至可以透過反射看到展館外的景物。Dumb Type 如此解釋﹕「我們活在一個後真相與閾限 (Liminal) 的空間。中心是無。」


Dumb Type 的誕生,某種意義上是源於 80 年代中,日本泡沬經濟強勁,社會充斥著消費主義的假大空訊息,藝術家因而感受到一種深深的虛無。半世紀過去,泡沬經濟在日本早已成為歷史,然而後真相年代下,虛無的訊息卻以另一種形態存續,而且無處不在。
撰文、攝影:文化者特約記者 賈雅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