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Andy Warhol,自自然會想起到他的Pop Art作品,《金寶湯罐頭》、《毛澤東》及《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等等印刷畫作都深入民心。這些畫作都被反覆印製,表現出資本主義式的生產。Warhol在1964年之作《槍擊瑪麗蓮(鼠尾草藍版)(Shot Sage Blue Marilyn)》將於今年五月在佳士得(Christie’s)進行拍賣,並預計會以2億美元(約15.6億港幣)售出,成為20世紀最昂貴的藝術品。但令Warhol再陷議論之聲的不只這單大拍賣,近日美國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正式接受有關Warhol的作品是否夠「變革」的版權案審理,如Warhol最終被判定侵權,美國的藝術免費使用權將會受到改變。

事源在1981年,明星肖像攝影師Lynn Goldsmith為美國著名歌手Prince拍下一張肖像照,在Prince的大熱專輯《Purple Rain》於1984年爆紅後,Goldsmith的公司以400美元(約3136港幣)把相片的許可權賣給Vanity Fair,Vanity Fair再委托Warhol把照片重製,重製後的作品《Orange Prince》將用於同年11月號的專題<Purple Fame>。Warhol製作的《Prince》系列中合共有16份作品,其中包括12份絲網畫(silkscreen paintings)、2份絲網印刷(screenprint on paper)和2張鉛筆畫。其後Prince在2016年因服用過量止痛劑逝世,終年57歲。Vanity Fair母公司Condé Nast把《Orange Prince》作雜誌封面發售。

Goldsmith在2016年才知道自己拍的照片被反覆印刷,並向Andy Warhol基金會對質,但基金會在2017年入稟法院,要求法院宣判Warhol的藝術品為不侵權,2019年法院判了基金會勝訴,認為Warhol的作品符合「合理使用」原則,因而受到法律的保護,並指《Prince》系列作品把Prince從脆弱、不安的人物轉化成具標誌性及超凡脫俗的形象,整個系列的作品都能令人辨認出是Warhol的作品而非Goldsmith的照片,氣氛與照片完全相反,故不構成侵權。

Goldsmith對裁決不服,發出永久禁令,以阻止基金會進一步複製或銷售《Prince》系列的作品。她上訴指出:「目前的法律對著名藝術家有利,他們將自己的名字貼在原本可能是衍生作品之作上,令攝影師的權利逐漸受到侵佔。」2021年,第二上訴法院推翻了第一次判決,指Warhol的作品保留了Goldsmith照片的基本元素,並沒有作顯著的增加或改變,因此作品不能視作是「合理使用」。

基金會在同年12月向法院提交令狀,詢問當新作品傳達的信息與原作品不同時,是否應被視為「合理使用」而得到保護;Goldsmith的律師則提交了一份反令狀,他們認為新作必須具有與原作品不同的「新目的或特徵」,才能被視為「合理使用」,不能每個新作品都自動符合「合理使用」的條件。

兩方爭論持續,上月尾終獲美國最高法院審理,Goldsmith的法庭之友(amicus,即法院臨時法律顧問)在簡介中指出,她在創作肖像照片拍攝時還包括化妝,她令Prince的下唇在燈光下閃爍,而Prince眼裏所反射的傘,在Warhol的作品中仍完全保留着。案件預計在10月宣判結果,如最終基金會敗訴,美國的版權法將會被改寫。

圖片來源:US Court、Lynn Goldsmith、Ralph Pucci、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