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的「第十六屆香港藝術發展獎」昨日(22日)舉行網上頒獎典禮,合共頒發25個獎項,鼓勵本地資深的藝術工作者及後起之秀,表揚他們對香港藝術發展的貢獻。
早期藝發局已率先公布「終身成就獎」及「傑出藝術貢獻獎」得主,其中最高榮譽獎項「終身成就獎」由張彥(西西)奪得。西西對本地文學藝術貢獻良多,寫作逾七十年,早年作品多在報刊上發表,其小說、新詩及散文均備受肯定,她亦創立了香港文學史上具重要位置的刊物《素葉文學》。及至近年,西西仍持續創作,出版長篇歷史小說《欽天監》及短篇小說結集《石頭與桃花》。
董橋則為「傑出藝術貢獻獎」的其中一位得主,其餘兩位是榮念曾與梅卓燕。六十年來筆耕不綴的董橋,以書寫文化思想評論及散文而廣為人知,文章具自身風格,學貫中西,被冠以「董橋體」之稱。對於得獎,董橋謙稱:「希望我還可以再寫更多,不會因為得了這個獎項就在文學路上停下來,還需要繼續走下去。」去年,文化者曾親臨董橋府上,聽他分享創作與收藏心得。適逢董橋獲獎,不妨重溫他如何由字與畫,談出文人風骨與生活之道:https://youtu.be/cxGaWcBldW0
香港文學與藝術界人才輩出,本屆「藝術新秀獎」的六位得獎單位分別來自「藝術評論」、「舞蹈」、「戲劇」、「文學藝術」、「音樂」與「視覺藝術」的範疇,創作題材多元,如 #勞麗麗 與 #天台製作 分別從農業和環境劇場思考香港的藝術前景,#梁晉朗 與 #鄭智元 將演出帶至國際舞台,#王家琪 發掘本地文學中甚少人研究的重要課題,#蘇苑姍 則在面對惡疾纏身時仍堅持寫作,出版自身的抗癌日誌。文化者將於六月上旬起,推出「藝術新秀獎」六位得主的訪談,請密切留意文化者的專頁及Youtube頻道,以獲取最新資訊。
「第十六屆香港藝術發展獎」部分得獎名單:
終身成就獎:張彥(西西)
傑出藝術貢獻獎:榮念曾、董橋、梅卓燕
藝術家年獎:
華琪鈺 (舞蹈) 盧智燊 (戲劇)
卓翔 (電影) 謝曉虹 (文學藝術)
許方華 (媒體藝術)廖國敏 (音樂)
完整得獎名單請參閱藝發局網站:hkadc.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