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之下,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都被迫繞着疫情打轉,基本的衣食住行皆成了貼身的困境,更激發我們對城巿復甦有所反思。疫情之下,熟悉的公共空間被封起,或被冷落。城巿中的世界遺產和周遭社區同樣面臨着一定程度的打撃。

所謂「城市遺產」,其實並不限於實體建築,亦需要考慮城巿文化價值、與自然地理環境及層層積澱的城巿背景。當中存有的結構性問題,在疫情的困境下更進一步浮現。在停滯的日子,更有必要尋找前進的動力。

大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曼谷辦公室)合作,策劃最新的「大館對談」,以「城市遺產的創新」為主題,將城市遺產置於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脈絡中進行探討。由本地推及整個亞太地區,藉由宏觀的視角,或許有助我們對照自身城市可能的發展模式,以促進長遠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社會及環境效益。此系列因而聚焦於地方性實踐和創新方案,邀請來自香港及海外的學者在大館現場和網上進行對談。

這個對談系列共設有三個講座,首場圍繞「以文化、藝術和創意令城巿煥然重生」(7月4日)的主題,探討讓城市「重生」的整體願景和策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副主任Jyoti Hosagrahar,將和曾參與大館及M+設計的赫爾佐格和德默隆香港工作室總監蔡培祥,以及專家主持和評論員對談,思考藝術和創意在建立城市公共空間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文化在可持續發展中潛在的轉化動力。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自然,兩者的關係在香港更形緊密。次場對談「以自然與文化建構城巿適應力及可持續性」(8 月 1 日)將大自然融入城巿景觀,邀請陸恭蕙等多位環境研究和倡導者,從綠色復甦方法、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等,探究如何應付氣候變化,降低疫情之下的災害風險,並進一步建立城市的適應力。

最後一場對談則以「城巿中的性別、權力和文化遺產」(9 月 5 日)為題,將文化置於性別角色、社會習俗、權力關係、對城市的包容和排斥、社會流動性或不流動性的影響上進行探討。講者包括澳洲世界記憶項目委員會(Memory of the World Committee)主席Roslyn Russell,以及本地應對難民危機組織Learning Together及香港女人節(Women’s Festival)的創始人之一黃子欣,分享有關重寫文化遺產的論述,重新構想一個代表多元身份的共融社會。

詳情:https://qrs.ly/xldw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