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暝水
「對我而言,形式上的跳動是推動自己創作的一個最好方法。比如這幾年因政治壓力和疫情原因,使很多藝術家迫切要說話,好像有很多內容要表達,但如何不令內容掩蓋作品的藝術本質,我想就是在表達之餘仍需要有形式的探討。」(周俊輝,2022)
Para Site 藝術空間近月舉行群展《擱角覺》,由何思穎策展,邀請藝術家 「擱置慣常群展的合作模式,以自身出發、借此機會檢視個人的創作進程,讓藝術家自由地去實驗及成就當下迫切想要展現的作品」。七組參展藝術單位當中,周俊輝應該是最為人熟悉的一位。其攝影裝置作品〈西洋菜街/奶路臣街(從 2004 起)〉可見他對創作進程的自我檢視,並嘗試開拓未來創作方向,值得抽出來獨立討論。

本科畢業快將廿年的周俊輝,其繪畫作品甚有標誌性。早在中大求學時代,他兼職做的士司機,長時間遊走於大街小巷的經驗,促成「香港街道系列」、「香港的士系列」。其後,他又參照經典港產片,發展出「電影繪畫系列」。前者取材自現實生活,構圖據於藝術家自己拍得的相片;後者則源於虛構故事,截取電影畫面繪成作品。他在 2015 年按照手機顯示新聞的屏幕畫畫,開創「手機截圖系列」。所繪之物雖然是手機裡的虛擬畫面,但屏幕內的新聞卻又是切實發生的事件,漸見現實與虛構的「匯流」。2020 年安全口畫廊個展《背影》就更加明顯。該系列作品的繪畫對象,既有藝術家親身目擊的場景,也有取自新聞攝影的畫面。無論是香港街道,還是港產電影,周俊輝筆下畫作總予人「好香港」的本地情懷。然而,香港社會近年經歷多番變遷,本地情懷也漸漸發展出更複雜的意涵,已非一個畫面就能完全捕捉得來。此時,他在 Para Site 的新作似乎提出另一個繼續說話的方法。
兩幅〈西洋菜街/奶路臣街(從 2004 起)〉 分別由 20 x 3 和 26 x 4 的攝影拼貼裝置組成,觀者不難發現部分方格特別厚,用文件夾輯成厚厚一疊。我愉愉地掀開來看,發現每層影像都是同一位置帶著些差異的攝影,令人好奇相片何時拍下。裝置旁邊的椅子,放著兩本厚如字典的圖冊正好解答疑問。兩書收錄攝影裝置中,數個位置歷年來的街景記錄。順著書沿快速翻閱,看起來效果有若定格動畫,又似縮時電影,瞬間回顧旺角的變遷,從而折射香港城市和社會的經歷。兩作所用的相片來自 2004 年周俊輝為繪畫作品「打稿」的隨手拍。其後多年,他不時重遊旺角也會拍拍相片,不知不覺地記錄了十八年間城市景觀的變化。變化濃縮於兩組攝影裝置,作品呈現不只是一個當下的剪影,而是帶著時間維度的歷程。新作或許少了一份幽默諷刺,卻多了一層冷靜沉澱。看似簡單的製作,卻是藝術家(或有心或無意地)用上近廿年時間準備的作品。這種時間的厚度是前作少見的。

「有啲嘢返唔到轉頭,我哋唔會變返以前嘅香港,我嘅創作亦都未必會翻到去以前咁。」周俊輝 2020 年《背影》個展時受訪時曾說。來到 2022 年的〈西洋菜街/奶路臣街(從 2004 起)〉,我好像再次見到其創作隨時局一起進化的端倪。正如藝術家與策展人對談提到,「形式上的跳動是推動自己創作的一個最好方法」。對周俊輝來說,攝影拼貼裝置的手法並非全新。近如 2015 年漢雅軒個展《無話可說》,其中〈舟上的金正恩〉和〈最後審判米高安哲奴的船〉都是 3R 相片組成的拼貼作品。值得注意的是,2015 年兩作都是「擺拍」的相片,藝術家更在展場陳列佈景和道具,自行拆解作品構成的過程。今次〈西洋菜街/奶路臣街(從 2004 起)〉卻是取自現實生活的街頭「抓拍」,畫面素材近於早年的「香港街道系列」。從手法和取材觀之,新作均可尋得周俊輝一路走來的痕跡,而且再次將現實與虛構匯流。今次媒介上選用比 3R 沖曬相片更土炮的數碼彩色打印,作品乍看起來好像很平凡:畫面上,兩作均取景於旺角鬧市,幾乎是港人必經之路,隨手拍得的街景;物料上,他用 A4 紙將相片彩印出來,影像質素也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效果。技術要求不高,反而引導觀眾關注陳列的方法,從中思考作品背後的概念、訊息和情感。

「政治與藝術都是一種表達。」周俊輝去年在 ZTYLEZ 的訪問說。發起過「工廈藝術家關注組」,又參選過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功能界別議席,他無疑是一個喜歡表達,也喜歡說話的人。就像 2013 年漢雅軒個展開宗明義標題命名為《我有話說》,去到 2015 年變成《無話可說》,均與「說話」相關。今次,他也申明思考在於「有很多內容要表達,但如何不令內容掩蓋作品的藝術本質」,嘗試提出「在表達之餘仍需要有形式的探討」。命題仍然不離表達與說話 。今時今日的香港,表達也許變得愈來愈不容易,人們不得不懂得 「小心說話」。那麼,香港故事要怎樣說下去呢?畫作視為帶有本土情懷的周俊輝又打算怎樣繼續創作?觀其新作的處理,他好像把「藝術家」的身份放得更輕更低,不單是媒介上選取較為大眾日常的方式去呈現,訊息上也沒有直接喊話,而是「留給時間去說話」。作品無須宏大的自述和參照,觀眾各自補完,圓滿藝術家埋伏的情感。觀者要是看得出變化,變化勾起感觸,感觸就夠雋永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