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超時空、妙想天開的電影科幻宇宙,彷彿一直是Marvel的專利,但近期創造科幻大片的熱潮擴散全球,如香港就有古天樂豪擲4.5億打造的《明日戰記》,再看近年野心勃勃的創意工業大國南韓,就出了個特技或劇情皆追上荷李活級製作水平的導演崔東勳,即將上映的《祖宗膠戰外星人》就由他執導,耗資500億韓圜(約3億港元),以387天拍攝期破韓國記錄,還大玩科幻、武俠、特技、穿越等元素,誓要挑戰Marvel宇宙觀,同時又比港產片更港產片,電影不難發現向周星馳、徐克等港產電影人致敬。

過往出自韓國導演崔東勳之手的作品,都是票房大熱,如《盜賊門》及《復國者聯盟》觀影人次皆逾千萬,時隔六年,崔東勳出品之作再現銀幕,新作玩盡科幻奇想,由一艘在高樓間激戰的太空船掀起序幕,講述外星人在很久以前已將囚犯囚禁於人類體內,電影敘事在古代與現代首爾間交錯,「癲」覆程度為韓國電影中少見。

既有荷李活式超級英雄,又兼韓國道術與亞洲奇幻色彩,細看《祖宗膠戰外星人》時,還不難發現港產片的影蹤。接受文化者專訪時,崔東勳承認對港產片的溺愛已入血,最喜歡的港產片是《英雄本色》裏Mark哥的外套及頸巾造型。多元文化的糅合,配以穿越、功夫、外星人、特異功能等共冶一爐的多重設定,《祖宗膠戰外星人》可謂站在亞洲脈絡上,直與荷李活匹敵。
一個亞洲與美國文化交匯而生的多重宇宙——崔東勳從港產片與科幻片潮流的角度,談及《祖宗膠戰外星人》的概念源起……
採訪:鄭天儀

完整訪問:
崔:崔東勳
鄭:鄭天儀
鄭:拍一個平行時空但穿越600多年的科幻故事,非常有野心,導演最初的念頭已想把科幻、穿越、古代、喜劇、親情、功夫、外星人、特異功能元素貪心地集於一片嗎?
崔:這部電影並非改編原著漫畫或小說,而是百分百純創作。電影中的元素也是逐一添加的,開始時先由外星人和道士兩大元素出發,然後在外星人的世界中出現了守衛的角色,在道士的世界中則有兩位神仙出現。我花了兩年半時間編寫劇本,就是在過程中把不同的元素漸次加入及融合。

鄭:《祖宗膠戰外星人》預算是5億韓圜,拍攝期長達387天,破了韓國紀錄,電影還分上下兩集上映,單單上集就長2.5小時。在策略上,導演不覺得這很冒險嗎?是不是就要拍一齣從未有人敢拍的電影?
崔:這部電影製作費高昂,我身為導演當然也會有壓力。在籌備這部電影的五年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想觀眾會有怎樣的期待,希望能拍一部有趣的作品,讓觀眾覺得新奇,帶給他們驚喜。我也希望觀眾看完電影後,回家時也會繼續想起當中情節。
鄭:從《祖宗膠戰外星人》中看到導演不斷向港產片,尤其是向周星馳、劉鎮偉及昔日香港賴以掦威國際的道士片致敬,可以講講港產片對你的影響?
崔:記得小時候看港產片時,當中也有不少道士角色。高中時我看了徐克導演執導的《蜀山》,頗有驚為天人的感覺,片中的世界更是超乎想像的。以前我看了不少港產片,那些電影仍留在我腦海中。韓國的古典小說中也有很多和道士、道術相關的故事,例如我之前執導的電影《田禹治》,也有參考韓國古典小說故事。我在創作時也把以上元素及荷里活電影的趣味融合。

鄭:片中有許多角色與細節甚有「周星馳電影」的味道,周星馳對你影響很大?
崔:我很喜歡周星馳早期主演的電影,大多是九十年代出品,例如《新精武門》和《逃學威龍》等電影,尤其喜歡《新精武門》。周星馳擅長演喜劇,我從他身上也學會如何在當演員和導演時,堅持自己的風格。他的電影大眾化得來也不失個人特色,這一點放諸徐克導演身上亦然,讓我學會堅持自己的創作和原則。
鄭:有沒有從中國古典小說或《哈利波特》等汲取靈感?
崔:小時候我看過《西遊記》,我覺得那是亞洲最出色的奇幻作品,對亞洲各地人都有深遠影響,也為我提供了創作靈感的土壤。至於《哈利波特》,雖然我不會說我直接受它影響,但小說描繪的世界也令人覺得吸引,津津有味,而且故事內容也很正面。我會說我一直也有受亞洲古典小說影響,也喜愛美國作家 Philip K. Dick 和其他作家的科幻小說,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小時候看過的荷里活電影,這一切加起來都成為我的靈感來源。
鄭:片中一眾主角爭奪神劍,令人想起《盜賊門》中群盜較量的情節。
崔:與其說我喜歡拍他們爭奪寶物或錢財,不如說我喜歡的是拍角色們潛伏埋藏及作出偽裝,我相信觀眾也喜歡看。《盜賊門》說的是關於盜竊的故事,但一眾角色都像演員般登場,而且要隱藏自己,這部分是我很喜歡的,我也將類似概念延伸至《祖宗膠戰外星人》中。

鄭:故事寫某外星種族文明進步到不能執行死刑,一直將當地罪犯禁錮在地球人的腦袋裡,為何有這個奇怪的想法?有沒有隱喻?
崔:拍攝外星人主題電影,第一個問題會問的,當然就是外星人為何要來地球,原因可以有很多,而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把外星罪犯注入人腦內。荷里活電影《巴比龍》中,罪犯被送到大西洋的偏遠小島,也和我的設定有點類似。有時人腦也會出現異常,這會否也是因為有外星人潛伏在腦內?這樣當然也很可怕,也會令人好奇,而這正是我當初構思這部電影的概念源頭。科學發展一日千里,社會進步,大家也開始覺得不再需要執行死刑,珍視和平。在電影中,某些外星人爆發潛藏了的黑暗本能,成為罪犯,因而必須被押送到地球。

鄭:拍《祖宗膠戰外星人》你覺得,最大預期挑戰,和最大沒有預期的挑戰是?
崔:最大的挑戰就是我是同時拍攝上下集,但要分成兩集上映。當然,要把奇想、科幻及歷險元素共冶一爐,對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鄭:請問下集拍到甚麼程度?
崔:下集現在已進行剪接和後製,預計明年春季或夏季上映,現在我們在努力進行電腦特技製作。
鄭:香港近期科幻片有《明日戰記》,導演拍的《祖宗膠戰外星人》也是科幻片,好像拍得出大堆頭的科幻片與Marvel 匹敵,是一個地方軟實力的障顯,銳意拍一齣破格科幻片,你想證明什麼?
崔:我一直都想拍科幻片,但想拍一部科幻得來但又和同類電影迴異的作品。現在每個國家也拍攝科幻片,我覺得很有趣。假以時日後,當我們比較不同國家拍攝的科幻片時,一定會很有趣。

鄭:韓國政府有支援拍攝科幻片嗎?
崔:政府沒有任何支援,一切都是全靠製作團隊努力。這部電影並非在首爾拍攝,而是在二線城市取景。當我們在當地佈置場景拍攝時,地方政府也會提供協助。
鄭:聽了很多年導演想拍韓國版的《竊聽風雲》,現在進展如何?
崔:現在仍在進行中,當然希望會成事,但還需要一些時間。港版故事以金融犯罪為主題,但金融犯罪也日新月異,所以我們需要多些時間進行資料搜集。
鄭:如果請導演選一齣影響他最深的港產片,你會選哪一齣?原因?
崔:這條問題很難回答,因喜歡的電影實在太多。如果一定要選,我會說是《英雄本色》,片中Mark 哥的外套及頸巾造型很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