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倫敦愛樂樂團(音樂會銀幕版)》首場節目,香港作曲家鄺展維也是座上客,藉着大銀幕和現場的聲音景觀技術及擴音系統,觀賞他的香港大會堂六十周年誌慶委約作品《緣起》——因為疫情,倫敦愛樂樂團無法來港獻技,仍然錄製兩場音樂會,以饗香港樂迷,「當然希望他們能在現場演出吧,現場能夠感受到彼此的情緒。」

事實上,他早前曾飛往倫敦,踏上倫敦愛樂樂團的綵排及演出現場,他與首席指揮愛德華.嘉德納交流、演出完畢時躍上舞台向樂團鞠躬致謝等身影,一一被攝進《倫敦愛樂樂團(音樂會銀幕版)》首場節目的鏡頭裏,跟他一樣同時看過現場演出和銀幕放映,絕無僅有。於疫情期間觀賞了不少網上演出的他,表示現場演出與放映,是「橙和蘋果」,性質不同,各有角色及功能,「能夠通過錄影,把演出帶給香港樂迷,我仍是開心的,而且錄音技術很好,許多細節都能捕捉,網上版亦能體現出來,混音效果做得相當不錯,實在難得。」

雖然無法來港獻技,倫敦愛樂樂團仍然錄製兩場音樂會,以饗香港樂迷。

為慶祝2022年香港大會堂成立六十周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去年廣發英雄帖,邀請本地作曲家參與「作曲家召集計劃」,鄺展維是其中一位參加者,終獲甄選,為香港大會堂鑽禧譜寫委約新曲,他笑說一開始參加計劃時,只知道作品將由「世界級海外樂團」演出,後來才知悉對方正是倫敦愛樂樂團,當然開心,「我從前在倫敦讀書,最高峰時一星期去看四、五晚音樂會,倫敦愛樂樂團是其中一個我經常去聽的樂團。」

《倫敦愛樂樂團(音樂會銀幕版)》首場節目,鄺展維於映後分享。

興奮歸興奮,但他不諱言起初仍有擔憂,因為存在不少未知數,譬如他明白不是每一個管弦樂團,都對當代音樂有興趣,「倫敦愛樂樂團曾由儒洛夫斯基帶領,據我了解,他頗為偏向俄式浪漫主義音樂,不算演奏很多當代音樂。」後來知道愛德華.嘉德納自去年起出任該樂團首席指揮,「他有指二十世紀及當代曲目,也委約新作品。」似乎又釋除不少疑慮,「但另一個未知數是,他們到底能否來港演出?又有多少時間綵排?」

完成作品後,他懷着複雜心情,飛往倫敦,事前不曾跟愛德華.嘉德納交流過,直至第一次綵排的那個早上,二人才初次碰面,「很欣賞他做足功課,他的提問突顯他很明白這首作品,也很尊重我這個較新進的作曲家,不時先與我研究,再跟樂團溝通。」經過多次綵排,樂團漸見默契,音樂細節愈見清晰,「他們很理解我的作品。」逾十位樂手更在綵排前後,主動與他交流,有的甚至告訴他在某個樂段聯想到甚麼畫面,令他驚喜又鼓舞。

能否想像哪個樂團、哪些樂手演奏自己的作品,對他的創作過程影響很大,他形容是次創作比較保守,從一個頂尖管弦樂團玩得到又能享受其中的角度出發,譜寫新章,而非度身訂造,「反而寫給香港小交響樂團時,因為熟悉他們,我在作品的技法上和想法上,會進取一點。」他直言,有了這次合作,如果有機會再跟他們碰頭,那首樂章肯定會很不一樣,「或會寫出更富挑戰性的作品。」

樂迷一起參與這場香港大會堂六十周年誌慶節目。

香港大會堂今天成立六十載,跟不少藝術家、音樂家一樣,鄺展維的成長與音樂足跡,遍布該地樓上樓下不同角落,「我就在香港大會堂註冊結婚!」香港大會堂給他締結的,除了良緣,還有樂緣,香港大會堂是見證他音樂事業發展的重要場景,2013年他在英國完成博士學位回港,獲香港小交響樂團委約譜寫新作,也是他首次得到專業樂團委約創作管弦樂作品,那首《如川,不舍晝夜》,便於2014年《香港藝術節》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作世界首演。隨着他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漸趨緊密,2020至2022年度更當上該樂團駐團藝術家,而香港小交響樂團又是香港大會堂的場地伙伴之一,他創作的管弦樂作品,都會在香港大會堂演出甚至首演。香港小交響樂團首度與城市當代舞蹈團合作、9月16日及17日舉行的跨界節目《影幻形光》,也將以他的《AtLasT》(世界首演),為節目揭開序幕。

鄺展維的成長與音樂足跡,遍布香港大會堂不同角落。(圖:Andy Lam)

六十年匆匆別過,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作為創作者,鄺展維當然希望香港大會堂,能繼續為本地藝術家提供開放的創作、發表空間,又指音樂廳的acoustic音效出色,足證這類表演場地是有價值的,「希望香港大會堂能繼續發揮純粹而優質表演場地的角色!」

撰文:黃子翔
圖片來源:康樂及文化事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