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只開一季,人生只得一次,不必在意桎梏與遺憾,前路一定有光。」

—— 藝術家 胡蓉

變幻,原是永恆。

Forrest Gump 說過:「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嚐到啥味道?」畫家胡蓉則認為,每個人看到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像極萬花筒,棱鏡的不同切面,折射和觀照出千變萬化的世界。

走進胡蓉在黃竹坑的工作室,落地玻璃遠眺是香港仔的海景。「我最初搬來時,海景更遼闊,城市變化太快、樓也建得太快,有些景觀已經看不見了。」伊人托着腮說。就是知道世事變化無常,畫家記錄世情的筆觸才變得珍貴,誰想到三年疫情、封關、通脹、俄烏戰爭,通通一發不可收拾?

「我眼中的世界,其實與你不同。」8歲習畫、半生遊走於中西之間的胡蓉說。記得過往在北京長大的日子,繪畫、手風琴、跳舞她都愛,天天忙得不可開交,最後選定了以繪畫作終身事業,因為她認為這藝術媒界最能抒發自己的心情。

順其自然轉跑道

「家人支持我學畫,但並不支持我以藝術當事業。」為了應付家庭,她赴笈美國攻讀碩士,大學畢業後一段時間,決定回到廣州美院繼續深造,與同好一起創作、一起砌磋,回港定居就全然以藝術作事。「完全順其自然,沒有想過一定要當藝術家,因為走出自己的路很不容易。」談到當年轉跑道的掙扎,胡蓉如此說。

温柔而感性的胡蓉善於從社會及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通過思考再運用自己獨特的筆觸,以多樣化的視覺表現手法與觀眾一起探討生活各種情景。「我一直對線條、色彩感興趣,最初畫具象的東西,後來開始用色塊表達生命力,因每條線條都有靈動性、變化萬千的動感,能呈現一種震撼和想像空間。」

於是,2017年在香港藝術中心便有了其斑斕的《萬花筒》系列,獨特的色彩躍然畫布,透視出世界的多樣與無限的變化。「你看萬花筒時,定格是一個折射點,但一轉就柳暗花明另一景觀,像人生吧?有稜有角,轉念、變換視覺即天堂。」萬花筒對胡蓉而言,是人生的哲學。

萬花筒哲學 轉念即天堂

「 來這人間一趟,滿廊霓色,人生海海,我們都行在或朗朗雲日、或煙雨茫茫的路上。」世紀疫情下,世界停頓,但畫家的筆與思考並沒有停下來。周遊列國的經歷,胡蓉必會去美術館與畫廊吸收營養,「這些東西潛移默化的給我很寬闊的感覺,令我的世界更大了。」

胡蓉一直用色彩和光玩遊戲,她的作品繽紛多變,「每種顏色我花很長時間去調,調配的過程對我是一個冥想的過程,忘掉人間、去掉雜念。」胡蓉說,就算是雕塑的顏色,她都不假手於人,每一塊顏色都經由她調配、監工,一點不簡單。「因為色和光,都用作表達我對未來的希望。」她解釋。

人活於世,煩惱苦悶皆由心生。胡蓉深信人總要在孤獨和困境中成長,疫情帶給她深一層的思考是:大自然為人類所帶來的逆境,是否會發展為另一種推動生命進程的動力?

色和光表達對未來希望

延續《萬花筒》的無窮變幻,最近展覽《一隅之光》系列,是胡蓉創作藝術上另一璀璨新面向,更以油畫、數碼藝術、雕塑以及裝置,再以其只此一家的藝術語彙帶觀眾進入她的藝術世界,以色彩引導世人以內心力量抵禦外界紛擾、無常。「大家生活艱難,所以我希望作品呈現希望,就算多難看到遠處有光,也是對我自己的一種鞭策、鼓勵及警醒,活要活得正面。」

胡蓉說,她的作品就如日記,當中斑斕的色彩、俐落的線條、真摯的情感,無不一一提醒我們感恩生命中的美好。萬花筒多變,有時一個角度會窺看到一個怪物形象,但換個角度也許就開出一朵綻放的玫瑰,邏輯就像胡蓉說人生,她一直視人間是遊樂場,肆無忌憚的玩樂,也酣暢淋漓的痛哭。

胡蓉的畫,就像她人生的獨白。一隅之光流露率性自我,在黑暗中越發燦爛。

「一隅之光」胡蓉個人油畫及雕塑展
日期:即日起至2023年1月13日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12月31日上午10時至下午2時)
*公眾假期全日不開放*
地址:香港中環交易廣場中央大廳

採訪、撰文:鄭天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