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連載結束了,人物角色們仍一直活在我心中⋯⋯全新加筆時,感覺上就像從某處把他們喚醒,賦予他們新生命來進行更新。」

──《男兒當入樽》作者 井上雄彥

像一次重遇老朋友的聚會,櫻木花道、宮城良田、三井壽、流川楓及赤木剛憲等在我面前走動,唯一不同,是他們變成3D現身並附有清晰呼吸聲,像坂本龍一在其「最後」錄影獨奏會上刻意收錄的強大呼吸聲一樣,那種抑揚頓挫與變化,代表了生命的韌力。

30年前讓一眾學生燃起籃球夢的漫畫神作《男兒當入樽》(THE FIRST SLAM DUNK)被改編成電影版,原作者井上雄彥擔當導演與編劇一角,認真藝高人膽大。紅了幾十年的經典要重啟,原汁原味販賣回憶鐵粉就不失望,但偏偏井上最討厭「重覆自己」,結果電影版主角來個焦點大挪移,由天才櫻木花道轉向身高先天不足的宮城良田 ,且加插了《男兒當入樽》番外篇《耳環》情節注入了兄弟情的主線,香港版索性不用中文名《男兒當入樽》直接只用英文,結果營造了不一樣的劇情與感動。(據指當年《男兒當入樽》係改自當年林子祥唱到街知巷聞的《男兒當自強》)

主角大挪移 添加兄弟情

漫畫原作中,的確沒多提及官城良田的背景,那為什麼井上要選這角色為主⻆?其實井上小時候也是因為生得矮要打後衛,更因自己的打籃球經驗而創作《男兒當入樽》。同時,井上也是因為哥哥而開始打籃球,所以官城良田是諸多角色中,最接近井上的原型,故此他更能以第一身視野呈現兄弟情和作為後衛的經驗。

一個沒有身高、沒有遠射能力的籃球後衛,一樣可以透過靈活的走位、速度與球技為球隊爭取成功,這才是值得世人感悟的道理。(題外話:官城良田的原型,應該是昔日NBA Phoenix Suns隊的Kevin Johnson,他退役後已成為政客,現年56歲的他是市長一名)

所以《THE FIRST SLAM DUNK》把影響宮城一生的童年往事,與湘北打山王的賽事往復穿插,令故事布局與結構更完整,所以鐵粉可以懷緬,新觀眾也可以當成動畫片來看,加了3D、靚景還有情。事實上,「耳環」對宮城良田而言,也是其由小孩變成大人的象徵;與那個屬於宮城已故哥哥的紅色護腕,一樣有言志作用。

自問是《男兒當入樽》的半個粉絲,最欣賞是這史上第一運動漫畫所講「信念傳承」這概念,《THE FIRST SLAM DUNK》由井上雄彥親自坐鎮編劇和執導(漫畫連載期間亦曾推出4部短篇劇場版動畫,但都非由井上雄彥執導),東映動畫及DandeLion Animation Studio共同製作,相信已經是信心保證。穿插於湘北對山王這重要賽事,無論運鏡、劇本結構、節奏和佈局都控制得恰到好處,現場感十足,甚至超乎想象的精彩,近乎有種嗅到主角們汗味的震撼。

27年前電視版後再續前緣

《男兒當入樽》是井上雄彥以高中籃球為題材的漫畫,從1990年至1996年在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連載,日本的漫畫發行量超過1.2億冊,其精細畫風加上熱血、勵志的運動競技情節大受歡迎。電影繼《男兒當入樽》電視版後睽違27年才再續前緣,自然令人引頸以待。事實上,井上真是個籃球癡,在創作《男兒當入樽》三年後創作以「輪椅籃球」為故事出版《Real》 ,講人生的無常,也畫了進軍宇宙籃球的《Buzzer Beat》。

比賽情節幾乎跟足原著並加了CG,櫻木飛撲出界救波、「我是天才」等金句仍會令老漫畫迷感動。而我會入場看兩次《THE FIRST SLAM DUNK》 ,一次是日本原裝版和香港粵語配音版,因為前者換上全新配音班底,但香港版則找來當年亞視的配音員原班人馬合體,入場是要找回情懷,聽日宮城用廣東話講:「輸咗要瀨鞋底㗎喎!」

在iMax 大銀幕見到原漫畫提到櫻木僅以30日元就買到、陪伴他出戰多個比賽的Air Jordan 6,更是「見故鞋如遇老友」;還有分別由日本搖滾樂團The Birthday及10-FEET演唱的片頭與片尾曲,更像走進回憶元宇宙。

入樽迷朋友們相約入場後,感動到眼泛淚光。我問這些改動不失望嗎?他們說:「井上也會老,跟我們一樣,年青時的輕狂換來大叔的悟情,Twins 也不會再表演側手翻吧?」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人生又哪有打不完的球賽? 27年前斬䌫式告別,那種缺失這刻好像被撫平,人生像完整了一點。

撰文:鄭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