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飛未煙滅,與你再起義」是《山海二零四玖》旗幟鮮明的宣傳語。由「一與異作邦」創辦人陳家蔚執導,聯同《藝文青》總編輯紅眼編劇,專研中國書法、篆刻的洪忠傑擔任美術指導,《山海二零四玖》是一部糅合了虛擬世界、中國遠古神話與香港當下語境、穿梭未來與歷史的一場「虛則實之」的新派實驗劇場。

故事引《山海經》為藍本,講述春夏之交的涿鹿之戰 —— 華夏五千年歷史的第一場全民戰爭過後,黃帝統一中國,蚩尤戰敗,餘黨四散。有人誓死抗命,也有人選擇忘記一切重新出發。而蚩尤一族的最後四人:刑天、精衛、應龍、天吳,負傷同行,一起尋找傳說中的英靈窟、通天之門崑崙山,另創新天地,過程中卻誤闖到2049年的香港,於「黑盒」劇場裡與觀眾相遇。歷史總是那麼驚人地相似。
整個劇目是一個互動劇場與虛擬實景兩合為一的體驗,換言之,其實一半是劇場演出,另一半是 VR 電影,藉此探討現實與網絡世界的關係。若虛擬世界甚麼也如你所願,你又能滿足於此嗎?導演陳家蔚形容:「完成上一個作品《轉念之間》後,一直覺得演員與觀眾共在的舞台變得碎片化了,但科技結合劇場已成了『新常態』,與其走回頭路,倒不如試試接受挑戰,《山海二零四玖》亦延伸自這個想法。」
「但劇場始終是一個講故事的地方,才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陳家蔚接着說:「在提出問題之前,首先要把故事說好,因此在構作的初期,我第一時間想到要尋覓一個編劇,他既要熟悉電影與劇場,同時又要喜歡說故事,願意與我一起探索新媒介。感激紅眼願意花時間談論此劇的概念,並寫出一個結構複雜又回應當下的文本。」

編劇紅眼同樣關心演員與觀眾的微妙距離,他認為:「在傳統劇場體驗裏,演出者和觀眾總是保持分隔,這次以 VR 電影與實驗劇場互相結合作為新嘗試,希望觀眾會感受到自己參與其中。無論劇本或是整個創作團隊,我們都秉持某些信念,希望作品能夠觀照社會現實的一些面向,因此更希望觀眾、參與者明白,沒有人是旁觀者,當你置身於劇場,就已經是這個故事、歷史的一部份。」
「今世太短,未來太遠。鑿開崑崙山,其實就是一條時光隧道。」——如劇目的引子,當《山海二零四玖》選擇從古代神話《山海經》拾遺,以此觀照今日香港的歷史變遷。陳家蔚提出,「面具」是連結虛與實、古與今、真與假的一個重要元素。編劇紅眼也進一步指出,「面具」與藏在背後的不安感,以至無法曝光的身份,都呼應着這幾年香港社會的各種面貌。為此,《山海二零四玖》特意邀請了美術設計洪忠傑加入創作團隊,他擅長將傳統美學轉化成新的形式,這次為刑天、精衛、羿、饕餮等九名角色設計出各自的「面具」,基於傳統歷史卻顛覆想像,並配合 VR 投映元素,衍生更多劇場演出的可能性。

《山海二零四玖》一方面重構失落的歷史片段,同時探問虛擬世界的真正意義,在有限的自由與無限的想像之間,答案就在劇中角色們所尋找的那座理想中的崑崙山。

《山海二零四玖》
日期:1月31日(二)至2月5日(日)
地點: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購票:www.urbtix.hk/redirect/d.html?page=eventDetail&eventId=9502
撰文:May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