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多了人談廣東歌「復興」,探討廣東歌是否迎來另一個「黃金時代」時,似乎總離不開對比上一次的流行曲盛世。要概覽香港樂壇的發展和轉變,沒有甚麼比得上一個集合八十年代至今的「廣東歌Playlist」更能聽出本地流行曲的整體面貌。
Clockenflap之後,緊接多個大型音樂活動,首屆「香港流行文化節」亦將在下月舉行,前奏節目《流行原音》音樂會精選了八十年代至今多首粵語流行經典,由被譽為「香港樂壇編曲俠」的著名音樂人嚴勵行(Johnny Yim)擔任編曲、監製兼音樂總監。他接受訪問時形容:「很少機會可以用『歌曲』來當主角而非『歌手』,這次音樂會的內容一定是香港人其中一個 『超級歌單』,總結多年的最佳創作,觀眾們一定非常滿足。」
以新的風格將經典重新編排和演繹,也不只是編曲人的專利。無伴奏合唱組合近年相繼冒起,翻唱舊歌時,單靠人聲的唱奏令人耳目一新。今年香港流行文化節的另一個節目,是人聲樂團SENZA A Cappella夥拍擅長流行及放克音樂的銅管樂隊Lucky 6,演繹多首本地電影金曲、粵語流行曲組曲以及兩隊組合的原創作品。
「是次音樂會我們首次與銅管樂隊合作,演繹多首經典電影歌曲及流行音樂作品。」SENZA五位成員笑着透露:「當中更有大量串燒歌曲,所以一個音樂會可能會聽到60多首歌曲,哈哈。」
兩個風格截然不同的香港流行曲Playlist,分別在香港流行文化節的舞台上呈現。由八十年代至今,無論哪段黃金時代的樂迷,相信都能從中聽出自身熟悉且琅琅上口的旋律。
嚴勵行以原音新編廣東歌 為經典注入新元素
作為今年「香港流行文化節」前奏節目的《流行原音》音樂會,由八十年代的多首流行曲唱到近年,並不只是為了將原曲翻唱那樣簡單。每段時期,本地流行曲都受不同因素影響,而有着不一樣的特色,例如八、九十年代的廣東歌,就融入了不少歐美以至日韓的流行曲旋律。因此在這次的音樂會上,除了本地創作之外,亦有改編流行曲,並由歌手以嶄新風格演唱,注入新的元素。
從事編曲多年的Johnny Yim,觀察到這數十年來本地流行音樂轉變最大的地方,在於細節上的處理:「最大的風格改變就是旋律的複雜性及和弦的走法。過往歌手的演繹都比較簡單直接,現今歌手的演繹主題和方法都很細膩。」自言從小是古典音樂愛好者的他,曾為多個著名歌手作曲或編曲,如張敬軒、鄭欣宜、鄧麗欣、林峯等,已有逾百首膾炙人口的廣東歌。
然而在香港樂壇,編曲看似不比歌手或作曲、作詞人那樣受到聽眾注目。對此,Johnny認為:「當每個歌手都只用一台鋼琴或是一部結他伴奏,甚至清唱,所有觀眾都可以明白編曲的重要。編曲的重要性不會大過歌手的演繹、旋律的優美、歌詞的入心,但編曲能夠令聽眾多聽幾首歌,因為可以控制歌曲之間的抑揚頓挫、情緒的不同層次和不同敲鼓節奏對音樂的效果等。」

這次他率領一眾青年實力派歌手、人氣樂隊及新一代歌手,以不同年代的經典歌曲為主軸,甚至參考多年的得獎作品來挑選,重新編製這個「Playlist」,彷彿將廣東歌黃金時代濃縮成兩小時的演出。今次音樂會題為《流行原音》,Johnny會在編曲方面儘量編寫用真實樂器作為伴奏,令觀眾能欣賞樂器本身原音的優美混合,讓音樂能呈現最具人氣、最感動人心的演奏。同時,Johnny亦會與擔任司儀的電台主持李志剛,在演出期間穿插對談,讓觀眾了解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特色及轉變。
「音樂在任何地方的流行文化都非常重要和深入人心,因為音樂有着一種魔法,就是能夠潛移默化把訊息種入腦袋。」他以某日本連鎖零售點的主題曲為例,認為早在顧客意識到之前,他們早已能把主題曲唱得琅琅上口。「所以製作流行曲時候,不論是從歌曲的意義或歌詞的方向而言,其實對聽眾都起了一個龐大而無形的作用。」
跨樂界火花 SENZA首度與Lucky 6合作
《人聲銅樂》同樣集結了八十年代至今的樂曲,然而SENZA人聲樂團和銅管樂隊Lucky 6的首度合作,預計將帶來耳目一新的新演繹。透過翻唱、改編、混搭及串燒組曲等形式,他們將重新詮釋多首電影金曲和粵語流行曲。
「雖然同為ensemble(合奏),但兩者的聲質有很大差別。是次合作除了能突出兩者的特色外,也能打破大家對這兩種音樂固有的印象。」從後樓梯走上主流音樂平台,SENZA以無伴奏合唱形式演繹的廣東歌,在視像分享網站吸引逾700萬點擊率,備受推崇,更讓他們成為首隊入圍叱咤獎項的人聲樂團。而這次與其合作的樂團Lucky 6,則是由六位本地專業音樂人組成的香港銅管樂隊,結合小號、長號、大號、蕯克管及爵士鼓,不論是純銅管樂合奏或融入人聲演奏流行曲時,都拓寬了廣東歌的界線。
「A cappella近十年在香港發展蓬勃,很多大中小學亦有設立無伴奏合唱組合,但在流行文化中仍然算是一個新鮮的角色。」2020年,SENZA開始推出原創歌曲派台,次年便舉辦兩場演唱會,全場爆滿,呈現出A Cappella走進流行樂壇時的獨特形象。「香港的無伴奏合唱組合其實有很多,只要大家細心發掘,在很多公開場合或網上都能找到他們的演唱。我們亦希望藉由不同的平台或機會,聚集所有組合交流和一起演出,讓A Cappella在香港流行音樂文化中更普及。」
由八十年代的經典組曲開始,SENZA和Lucky 6以構成香港流行文化其中兩個主要元素的電影及音樂為主線,呈現出它們內在的緊密聯結。「音樂往往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或流行的元素。」對於SENZA而言,早期與現代廣東歌的分別,不僅在於它們回應的時代有別,也在於其曲風和聲音設計──歌曲的結構、歌詞的內容、歌手的唱法等,其實都帶有屬於那個時代的特色。
當流行音樂掙脫舊有的框架,來到當刻的網絡世代,轉換另一形式,卻也帶來了新的可能,SENZA對此有更深的體會:「近年保育意識興起,使香港人包括新音樂人更留意本地文化,促使廣東歌題材越趨廣泛,打破過往以情愛為主流題材的局面。亦因為媒體科技進步,令更多新音樂人不需局限只以主流媒體發佈其作品,令他們更容易且自由地創作,使香港音樂圈擁有更多色彩。」在廣東歌的新時代,逐漸引入更多呈現的方式,並在音樂風格上不斷嘗新,令流行音樂得以逐漸向深度邁進。

「香港流行文化節2023」
前奏節目《流行原音》音樂會
日期:2023年4月7及8日(五及六)
時間:晚上8時
地點:伊利沙伯體育館表演場
《人聲銅樂》音樂會
日期:2023年4月29日(六)
時間:晚上8時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