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由各種感觀組成,感觀是與世界建立聯繫的方式。

江逸天2021年舉辦的《I Am Afriad Of》音樂會,以視覺、嗅覺、聽覺帶給觀眾充滿張力的觀賞體驗,將觀眾和演奏者彼此連繫起來,留下了一段段的難忘印象,成為一個個獨特的存在。本月江逸天再次聯同自由空間樂團及藝術總監蔡宛蓉帶來《The Dreaming 》,把大盒化為未知的異境,透過感官引領樂迷參與一場回歸人類根源的典儀,探索生命的律動。

古人認為宇宙萬物皆由五行:「金、木、水、火、土」構成,對應時令,音律和五官,再對應五感。視覺為五行中的木,是大自然蓬勃生命力的象徵。《The Dreaming 》將會播放影像藝術家陳衍江所拍攝的作品,筆者於團隊排練期間先睹爲快當中一小片段,畫面中看到角色從城市中掙扎、逃離、尋找解脫,鏡頭凌厲極具壓迫感,連結現場音樂和舞蹈演出,為表演搭建富有生命力的佈景。


聽覺恰如水的流淌,江逸天與樂團的合作也若水無形,他的固有班底:葉志聰(電結他手)、馮晟睎(低音大提琴手)、余林橞、何怡安(敲擊樂手)和邱立信(多種樂器)會以混合即興元素以手中樂器展開對話,時而柔軟時而剛強,既能涓涓細流般互相適應,又能匯聚為波浪洶湧的澎湃張力,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像美術中的抽象派,音符如凌亂的筆觸和色塊塗抹在畫布上,衝擊著人的觀感。


值得一提的是音樂會同時顧及嗅覺的感官,由調香師謝笑喜設計音樂會中的香氣,以香氣伴隨觀眾一呼一吸,令你專注音樂會的當刻感受。在當下信息恣意橫行的時代,視聽感官在每日狂轟下漸變得遲鈍麻木,如此細緻著重不同感官,療癒人的身心的音樂會,實屬難能可貴。

《自由空間樂團:The Dreaming》
日期及時間:2023年7月7至9日(星期五至日)晚上8時
場地: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

攝影 / 撰文:古聾

留言